民主乌托邦:博客传播的逆向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卫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天津 300387)

原文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7)02-0067-04

      一、博客:一种传播革命

      1994年,美国人贾斯廷·霍尔用HTML语言手动编码网页“Justin Hall' s Link”(www.link.net),世界上最早的博客日志诞生。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中国博客的数量在2005年呈井喷之势,达1,600万。根据相关权威机构预测:到2006年,中国的博客数量将突破6,000万。[1] 短短10余年的发展历史,博客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一种流行符号、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博客,正在以其全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颠覆着前网络时代的社会形构以及群体景观。

      博客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促生了相关研究的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结合各自的学科视野,给予了博客多层面、多角度的意义阐释。这些研究者大多怀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热情和狂想,强调博客作为一种“自媒体”,对传统媒体“一统天下”信息传播格局的颠覆,以及重塑人类信息传播新场景的展望:如公民记者的出现、信息本身形态的多元化裂变、受众与传播者之间角色的模糊化、公民话语权的空前拥有,等等。

      “当今的互联网已经进入Web 2.0时代,从传播的角度来说,Web 2.0的最大意义是为互联网用户搭建话语平台,使互联网用户从信息接受转变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信息传播主体。在文字表达的领域,博客让每一个人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我。”[2] 这一段话可以说代表了当今对于博客意义的主流看法,即博客对于话语平台的构建、受众向传播者的主体转型、言论自由的最大实现无疑意义重大。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笔者仅以平民博客为关注重心,对平民博客的话语层面、地位层面、独立性层面提出三点质疑,与学界商榷。

      二、民主乌托邦:博客传播的逆向思考

      1.话语平台遭遇话题尴尬:博客公共性与私密性的角色困惑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情境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所扮演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在不同的场景中,面对不同的观众,我们所展示的往往是不同的自我。戈夫曼将人类的行为划分为:前台行为、后台行为,人们根据不同的场景决定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场景主要基于物理空间来划分。梅罗维茨则扩展了这种场景理论,提出了信息情境论,即后台和前台场景的划分,不仅仅基于物理场所,更要受到诸如“什么人可能在场,什么人可能听到我的话,我会碰到谁”等信息情境的影响,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再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这样,在梅罗维茨的理论下,“家”不再像戈夫曼定义的那样,是一个固定的后台,在“某些人在场的情况下”,就可能演变成一个前台。

      梅罗维茨指出,不同的社会场景,相互之间必须有一条鲜明的界限,否则容易导致行为困惑。这也可以解释人类为什么要在社会的公共领域之外,划分出一块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私人领域。而博客,作为一种个人页面的公开呈现,信息空间的共享性存在,一种可能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但其“里面的所有内容,所有读者,所有关系,都是属于博客本人”[3],因此,“它又是个人表达、个人倾诉的场所,不可避免地带有非公共性的、私人化的情感、事件和思索”[4] (P26)。这种“公共领域的私家客厅”式的新传播形态,无疑消融了传统意义上前台与后台之间的严格界限,从而可能导致人们社会行为尤其是话语的困惑。

      博客平台兼容了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场景特点,博客传播内容潜在受众的错综复杂性,即作为公共平台,博客主页潜在的受众可能是他的领导、下属、同事,他的朋友、家人,他的敌人,抑或是不怀好意的闯入者、匆匆过客、窥隐癖者,等等,这样一种“无限”的信息场景的混合状态,导致了博客作者常常会陷入一种“话题”的尴尬:心灵的自由表达与情感的自由倾诉,在博客的公共空间里,有自曝隐私之嫌。而过分注重话题的公共性又体现不出博客作为“私人领域”的存在特性——毕竟,人不可能总是生活在“前台”场景中。“人人都可能在场”的混合场景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也可能迅速适应场景,想出一个崭新的综合故事,将每一部分听众感兴趣的故事都说一点儿,但是毫无特色,不会冒犯任何人。”[5] (P4)这种尴尬的话题游移也导致了更多的博客作者放弃了心灵情感的自我书写,从而转向类似于研究者刘津所提到的“回音壁”式的博客报道功能的开掘:通过对来自传统媒体、博客主页和BBS论坛信息的遴选、编辑、翻译、组合,实现信息的再次传播和对于信息价值的深度开发。[6] 博客主页,作为建构个人话语平台、实现个人话语权力的功能就成为了一种奢谈。

      2.无人喝彩:草根博客遭遇名人博客

      在网络上,个人身份的建构并非单渠道的“自我表达”,还蕴含了一种对于反馈的渴望。根据一项对青少年通过网络进行身份建构的研究表明,50%的参加网络聊天的青少年“积极地”通过因特网进行“自我身份实验”。而他们实验的动机之一正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来发现并建构自我”。[7] 作为一种“公共领域的私家客厅”,博客同样也蕴含了博客作者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而且,从理论上说,博客也确实可以提供给个人自我实现的最大可能:随时可以刷新的博客点击量以及游客评论榜,不断地以数字或者文字的形式印证着博客作者的自我实现程度。而众多博客网站“博客人气榜”的相应推出,导致对于博客点击量的竞争,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充满“火药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