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中主观性解说词批判

作 者:

作者简介:
母华,詹恂,电子科技大学。

原文出处:
新闻界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承担着解释、说明、补充图像并开拓图像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使命。解说词的编撰和播报中语调的运用都能体现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意志。因此,解说词写作和播报的过程即是新闻工作人员主观传播的过程。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效地控制个体的主观性,从而达到解说词的“相对客观性”。

      近年来,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倾向出现了“多样化”。多样化趋势适应了市场需要,然而也为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消极作用:解说词主观性语言的泛滥使用就是最直接的后果。那么导致电视新闻解说词主观性日益严重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有效加以控制,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电视新闻解说词主观性倾向

      当前,全球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我国电视新闻受其影响也呈现出形式多样的报道方式和叙事方式。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有情节、有铺垫、有高潮,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这种戏剧性的结构注入了新闻从业人员更多的主观意识。

      目前,在国内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地方电视台解说词主观性的问题已经暴露无遗,甚至我国权威的新闻机构中央电视台也不能幸免于这种问题的困扰。

      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与澳大利亚1/8决赛时黄健翔的解说

      2006德国世界杯1/8比赛的较量,意大利球队在最后时刻凭借一粒有争议的点球将澳大利亚队击败。当澳大利亚球门被这粒点球攻破时,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失去了冷静,接下来的几分钟,黄健翔的解说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事后,黄健翔的解说在国内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同时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普遍关注。以下是美联社的部分报道内容:这位平素表现沉稳的中国解说员发出了类似南美解说员的呼嚎。他在把赞美之词慷慨奉送给意大利的同时,也并不掩饰自己对澳大利亚的鄙视,这位迷恋意大利的解说员脱口而出“让他们滚蛋吧”。英国BBC的报道中有这样的内容:他做出了类似于“我讨厌澳大利亚”这样的评论,他的呼嚎持续了几分钟时间。与此同时,这场演说也引起了中国外交上的麻烦:30多位澳大利亚球迷包围了澳大利亚驻北京使馆,他们要求本国大使前往中国外交部进行交涉。参赞布兰登·鲁斯承诺稍后向中国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抗议的球迷才离开了使馆。①

      就这个事例而言,新闻解说未能控制好情绪,将个人的爱憎好恶带进了新闻之中,这不仅违背了公平、公正报道原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我国电视新闻解说词主观性的根源及危害

      (一)电视新闻解说词主观性的缘由

      解说词主观性倾向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

      新闻娱乐化呈现出以下特点: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②

      由于媒介受到收视率利益的驱动,因而电视新闻中软硬新闻的比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信息的“把关人”,媒介开始降低硬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分量,提升软新闻特别是娱乐新闻和民生新闻的比重,并有意识的从中挑选适合受众口味的信息,“新闻娱乐化”应运而生。

      对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的娱乐化筛选可以说是新闻工作者完成了解说词主观性的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对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包装。为了新闻内容先匹配并制造出新、奇、趣的效果,记者通过细节重组、口语式词汇和叙事结构的安排以及播报语调的运用,将个人的对事件的理解充分展现并追求达到娱乐化效果,至此便完成了解说词主观性的第二步,即对硬新闻进行软化,对软新闻进行娱乐化。在整个过程中,客观的报道语言很大程度上被主观的解说所代替。

      2.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采用故事化手法对新闻事实进行艺术化加工式的报道。

      故事化的报道方式对解说词主观性问题的造成极大消极影响。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这种角度为新闻的客观报道奠定了基础。相反的,为了避免单调的叙事方式,向受众展示更为精彩的故事,主观型视角的报道形式被媒体广泛采用,即采访者在文本中出现,参与并导演采访活动,以参与者的身份影响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在这里,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个人化的角度参与、了解、体验和反映生活。这样,记者的视角不再是宏观的,而是微观的。③其次,为了增加文本的可读性,故事化新闻大多采用“讲”新闻的方式(传统新闻采用的是“播报新闻”),以故事化的语言将新闻事实进行跌宕起伏的展现。可以看到,主观型的解说词在“讲”新闻的过程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前面的采访内容均需通过主观性的解说词的写作和播报来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类新闻的实质其实是新闻从业人员将自己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解、安排和塑造通过媒介向受众传输。在这个个过程中,媒体和记者的主观性因素贯穿始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