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象到超真实:媒介社会的后果

作 者:

作者简介:
万书辉,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四川 成都 610064

原文出处:
求索

内容提要:

在德波所论述的“景象社会”,由于商品的大量堆积,生产向消费转移,物质向形象转移,真实向虚拟转移。与此相关的媒介技术,更加重了物质世界演变成视觉场景的程度。既而,物质的世界演变成简单的形象,真实的世界演变成虚拟的世界。这些变化改变了世界的真实面孔,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现状。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6)9-187-02

      1967年,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出版了他法文版的《景象社会》(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一书。其中,他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形象化”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他认为,景象有其特殊形式,比如信息或宣传资料、广告或直接的娱乐消费等,它们已经成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的现存模式。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转变,由于这种转变,“在电子媒介的消费引导中,真实的物及其使用价值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被电子符号建构出来的物的意象,消费的过程首先是对意象的消费”[1]。在这样的社会,“真实存在的首先是物的虚像,如广告中的物的意象,至于真实的物是否如广告所说的一样,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了”[2]。德波所述的物化商品图像化正是鲍德里亚物化商品符号化的途径。与马克思不同,德波及其景象社会也是较早注意到商品消费中媒介的引导作用的,某种意义上,鲍德里亚正是沿袭了这种视角,才对消费社会商品符号的象征价值作了如此深刻的描述。那么,德波所说的“景象社会”涉及哪些根本的变化?景象如何与媒介相关并引发更多核心的变化?

      一 景象的由来与商品作用的凸显

      根据德波,景象社会的产生有赖于现代工业,是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前提下产生的。大致说来,景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在现实与景象的关系上,一方面,景象是现实生活本身所展现出来的一个隔离的虚假世界;另一方面,它又保持了一个自足的形象世界中非生命之物的自发运动。一方面,活生生的现实吞噬景象秩序;另一方面,现实又被景象的静观所侵蚀。一方面,景象颠倒现实;另一方面,现实源自景象,甚至景象就是真实。所以,景象是被对象化了的世界观。 2)当真实的世界变成简单的形象,原则上它所要求的态度是被动接受或者纯粹静观,它垄断外观并且无需应答,无需对话,无需劳动和反省。因此,无论在手段上还是在目的上,景象都覆盖世界的整个表面使之永远被动。3)景象的由来,是因为经济统治社会生活已经转向了经济积累结果统治社会生活,人们不再强调占有,更多强调炫示。这就是说,景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生产。4)景象通过技术和媒介来观照世界,因而视觉成为现时代人的特权性感官,但它也与听觉相联系。[3]

      此时,商品全面占有社会生活,与商品的关联成为人类唯一的关联。德波曾经谈到,“所谓景观就是指商品已经占领了社会生活的全部。与商品的联系不单是显著的,且除了它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人们所能看到的世界就是商品的世界。现代经济产物展现出它广泛而又强烈的专制”[4]。因而有学者直接把景象社会看成是商品社会的完成。

      与马克思论述的商品社会相比,景象社会存在诸多差异:此时,生产过程已经让位于消费过程,资本主义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发生了从如何使工人生产向如何使工人消费的转变。在商品社会,物或商品被分解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景象社会,物则被分解为现实(reality)与意象(image)。在商品社会,物或者商品统治人;在景象社会,意象统治人。在这样的社会,消费本身不再是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被意象激发的需要的满足。在此过程中,电视等大众媒介对组织性消费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所以在德波看来,景象赖以存在的特殊形式总与媒介相关,比如信息或宣传资料、广告或直接的娱乐消费等,它们已经成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的现存模式。

      不难看出,对德波来说,景象社会的焦点问题实际上是两个,即真实的世界变成简单的图像,以及随着媒介统治的来临,虚拟向人类真实世界的进军。他说:“当真实的世界变成简单的影像,简单的影像便会成为真实的存在并能产生有效的催眠作用。景观使人们通过种种特殊的媒介来看待这个世界(不再是直接去感受),渐渐地就会发现视力成了有特权人士的感官,触觉成了另外一个世纪的事,而最抽象、最神秘的感觉才符合当前抽象概念盛行的社会”[6]。

      二 物像化世界的四张面孔

      如果说,居伊·德波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从盛资本主义阶段向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转轨的迹象,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所改变。那么,日本学者广松涉则据此提出了“物象化”的概念,试图阐明这种关系。其立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谛是一种从实体本体论向关系存在论的转变”[7]。马克思哲学的逻辑本体就是关系,如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是物(实体存在),而是为颠倒的物象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按照这种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直接的。有三种主要的文明形式充当了其间的中介:语言,商品和媒介。由于语言,人类可以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加以记录和整理,进而形成一个阐释的世界,这个世界囊括了古往今来人类对世界及人自身各种奥秘的全部想象和系统研究;由于商品,原先我们所面对的那个由自然物质所构成的现实世界不断为新的社会物质所堆积。商品的出现,扩大了人类的感官视野,增加了人类的生存经验,从而也极大地改变了原先意义上的表象世界;由于媒介,人类对世界的直接经验开始为间接经验所取代,一切坚固的物质现实的东西烟消云散,物质与图像间边界消失,图像逐渐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如果说,商品将早先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宁静的关系化约为精确的计算关系(这种关系是关注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结果),媒介则将人与现实的实在关系化约为镜像式的虚拟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