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7)03—0157—10 一、美国开展中、印、美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的背景 中国的崛起令世界迷惑,一部分西方至上论者曾对此持不屑态度,不相信中国的飞速发展是真实的。当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乃至教育的迅猛发展变成无可争辩的现实后,一部分西方人士大为恐惧不安,开始大力散布“中国威胁论”。另外一部分有识之士认为只有相互加深理解、研究、对话和学习讨论问题,才是有效应对中印崛起的恰当态度。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名著《世界是平的》出版之前,他已经数次获得普利策奖,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巨匠之一。《世界是平的》一书更奠定他趋势大师的地位。他的一句名言是:“经济不像战争,它可以双赢。美国、中国、印度和欧洲都可以繁荣。”他不仅极力推崇经济全球一体化,而且特别强调通过推动教育制度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弗里德曼提出:“要彻底地审视美国的教育制度,一个根本目标是培养更多的能够创性思考的劳动者——从卫星定向汽车驾驶员到软件工程师。”他认为这意味着要根本改变从19世纪延续下来的教育制度,培养的人要具备想象力,在营销产品、撰写著作、制作家具、创作影视和设计软件等方面都需要具有创造思维的人。他认为美国、印度和中国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应该加强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美国联邦政府也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印两国在知识创新、研究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变化。2004年,美国成立了未来创新委员会(The Task Force on the Future of American Innovation)。2005年,未来创新委员会发表第一份调查报告《知识经济:美国是否正在失去竞争优势》,在美国科技教育界引起震动。2006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及两院下属的医学研究所发表了联合报告《迎接风暴:振兴美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建设美好未来》。报告提出四项重大政策建议,即美国政府应当在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经济政策方面展开行动。该报告让美国人感受最深的是教育危机带来的威胁。国际比较数据表明,美国4年级和8年级的学生分别有1/3和1/5数学成绩在“基本”水平以下,50%的受访者对美国基础教育完全不满意或不太满意。随着美国学生年龄的增大,他们在数学和科学上的表现及兴趣都在逐渐降低。由于课程设置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美国15岁学生在解决需要数学知识的实用问题上的能力处于世界最低水平。印度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讲英语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与美国雇员竞争工作岗位;中国国家用于研发活动的总支出增长了500%;2001年,中国博士授予数量占世界比例上升到12%。报告强调美国面临几个领域的挑战:基础教育阶段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准备不足;本科生对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兴趣有限;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严重减少;科学与工程教育在某些情况下使学生不能充分做好在大学以外工作的准备。“我们的小学和中学,似乎并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有兴趣、有动力、有知识、有技术在这样一个世界进行竞争并获得成功的学生。……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能够满足21世纪的需要?” 2006年11月16日,未来创新委员会发表第二份报告《对现状的估计:创新、国家安全与经济竞争力》。这份报告列举美国创新优势受到削弱,值得引起警觉的主要指标包括: ——过去三十多年里,尽管美国国防研究与开发、测试、评价研究经费快速增长,但国防基础研究经费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联邦政府对于物理科学与工程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显著下降。 ——1988~2003年,美国科学与工程论文发表在世界上的份额显著减少(从38%下降到31%,欧洲国家已经超过美国)。 ——1980~2003年,美国占全球高技术出口的份额下降了近一半(从31%下降到18%)。 ——亚洲国家培养科学与工程博士人数快速增长,已经超过美国(美国10多年来基本没有增长)。在世界上每年授予的11.4万博士学位中,8.9万是美国以外的国家大学授予的。 ——从2000年以来,在美国研究生院学习工程、物理、计算机和数学科学的外国研究生人数超过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数,过于依赖外国人才可能会影响到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因此必须吸引更多的美国学生学习这些学科。 ——美国正在经历逆向脑力流失(Reverse brain drain),越来越多的外国出生的专业人才(印度、中国等)返回他们的祖国,2005年从美国归国的人数达到每天1000人。 ——1989~2001年,中国、印度、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向美国的专利申请增加了759%,同期美国的增长率为116%,中国与印度在美国申请专利的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27%、37%。 ——中国研究论文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在纳米技术、能源、材料等关键领域,如从数量来看,中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从引用率来看,在所有主要领域(物理、环境、材料和生命科学)也高于印度。 ——在美国和欧洲对数家企业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在235个最近计划要建立的研究开发中心之中,有48个位于美国,55个在中国,18个在印度。1990年,中国和印度占美国以外国家研究开发机构数量的3.4%,200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13.9%。到2007年,中国和印度开发人员将占到全世界研究开发人员的31%,而2004年这一数字是19%。 ——从1989年到2001年,美国高技术产品增长了一倍,从4230亿美元增长到9400亿美元,而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增长了八倍,从300亿美元增长到25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