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师范毕业生,或者是一个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年轻教师进入“职场”——学校以后,一般而言学校都会为其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他的“带教师父”,这种做法已经沿袭为一种制度,我们通常称之为“师徒带教制”。任何一名教师都会任教某一个学科,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相应学科的学科教研组与备课组的一员,比如,一名新教师在学校任教四年级数学,他就是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的一员,同时也是这个学校数学学科教研组的一员。带教师父、学科教研组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和学科组与备课组活动中,必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他们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这些传统做法的现实价值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在这些传统力量支持下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惑。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支持力量的剖析 1.师徒经验的传承:教学是一种“技术”? 学校为青年教师安排的“师父”都是经过仔细斟酌的,这些“师父”都是由学校的一些经验丰富、教学质量突出并且稳定的教师来担当的,能带“徒弟”,也是学校对其专业能力认可的一种体现,他们一般在教学上都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优秀教师”。这种安排的思路也非常明显,就是想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面对面地、一对一地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长处。 在管理上,学校对师父提出各种要求,带教职责很明确;同时在专业领域,大家也会把徒弟的表现与师父的能力建立某种联系,所以一般来说,师父都比较尽心,要求上进的徒弟也会珍惜这种难得的学习机会,碰到问题就会请教师父。客观地说,师徒带教制对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的进步、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反思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该制度在中小学长久以来一直昌盛的原因所在。 师徒带教制源于手工业时期的作坊,师父可以把手工业制作的“技术”传授给徒弟。如果教学是一种“技术”的话,我们教育领域的师徒带教制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借鉴。问题在于并非所有人都认可教学是一种“技术”的观点。教学工作虽然需要许多“技能”,但仅仅把其看成一种“技术性”工作也未免武断,“‘规则’或‘技能’的讲授并不能保证教师们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1] 这也就导致了师徒带教制内在的一些缺陷,在其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教学情景的依赖性造成了师父教学经验的有限性;师父的经验可以学,但很难学到家——教学风格与教师本人的个性特点是一致的,师父好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学到手;强调个别化的师徒结对,可能造成徒弟的视野狭隘;同时师徒结对还存在一个情感问题:师父并不一定想带徒弟,并不一定想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徒弟;徒弟并不一定想向这个师父学习等等。 2.学科教研组与备课组:专业组织还是行政组织? 一个新教师进入学校以后,由其所任教的学科以及年级自然决定他隶属于哪个学科教研组、哪个备课组。 1957年1月教育部为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颁布了《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明确规定教研组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对教研组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学习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科学知识,总结、交流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经验。 从这个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教研组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在于,这里提到的教研组,从其工作内容来看,更多的是指区级教研组、市级教研组,就单个学校的教研组而言,远没有能力“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也难以有时间与精力“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科学知识”。从学校学科教研组的实际工作内容看,学科教研组承担的工作大部分是一些活动的组织,比如“准备公开课和研讨课,听课与评课,举行学科类讲座等。”更多地发挥了“行政组织”的职能。[2] 虽然说这些专业活动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这样一来学科教研组的价值就显得很有限了,毕竟发挥作用的是这些活动而不是这个组织本身。 相比较而言,备课组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更为直接。备课组,顾名思义,这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备课”,由于每个教师任教班级的学生千差万别,因此这里的备课就难以针对“学生”,备课组的任务更多的是针对“教材”。对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备课组活动而言,因为是“新教材”,没有可供借鉴的“老方法”,在备课过程中,大家可以交流对某个内容的不同理解,某个知识点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分析,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问题在于,备课组是学科组的下一级组织,由于学科组向行政组织的倾斜,必然影响到备课组的组织目标,很多时候备课组要传达学科组的某些安排,在事实上或多或少地发挥着行政组织的作用,这对备课组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科层关系的不断强化发展,备课组活动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很多时候需要组长来做出争论分歧的最终决策,因此使得备课组更多的是备课组长经验与技术的传承。 在青年教师普遍感到棘手的诸多共性问题上,备课组难以有足够的精力顾及,比如班级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不再是备课组中其他老师面临的问题,青年教师就难以把这个问题拿出来与大家讨论。教材内容的处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与任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思考,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