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台湾“工业化”评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翔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教授,国家“985工程”二期台湾研究创新基地成员。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年度重大项目《台湾通史》(六卷本),项目号:05JJDGAT001。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内,台湾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占据台湾后,先是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从台湾输入蔗糖与稻米,向台湾输出工业品与消费品。193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后,台湾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南进基地”,战略地位上升,殖民当局乃极力在台湾发展与战争相关的重化工业,台湾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至1940年代,重化工业的产值已超过农业与轻工业的产值。台湾学者张宗汉认为,1935年以后,台湾已是处于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至1942年,台湾的工业产值开始超过农业产值,台湾已是处于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成为一个“半工业化、半农业化”的社会。① 张宗汉的研究是基于统计数字的经济结构分析,因此被许多人接受,当前,此一结论已经被写入台湾中学的教科书。然而,如果我们把此一经济结构置于历史的脉络之中与社会经济的背景之下,将会发现,它不是一个经济成长的自然结果,而是日本军国主义榨取台湾人民以“奉仕”其侵略战争的一个行为,它给台湾人民带来了许多灾难。本文将把1930年代以后的台湾经济置于“日本帝国”的战争机器之中,来观察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台湾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

      一、台湾“工业化”与“大东亚共荣圈”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性的经济恐慌中,日本的农业也发生慢性危机,殖民当局乃限制台湾农产品输日。其次,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南亚找到倾销工业品的市场,从东南亚攫取比台湾成本更低的米和糖,输入台米和台糖对日本帝国主义反而不利,② 因此,殖民当局乃决定在台湾发展工业。1930年11月,台湾总督府召开“临时产业调查会”,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日本为主、台湾为辅”的工业发展政策,并提出在日月潭水电站完工后台湾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其后并未有实质性的实施。

      1935年10月,台湾总督府又召开“热带产业调查会”,相应于日本海军的南进行动,“热带产业调查会”的宗旨已突出“台湾的南进据点化”。台湾总督府在说明“热带产业调查会”的主旨时说“鉴于(本岛)这种地理位置,应该对本岛产业开发付出更多努力,同时,与这些南支、南洋地方在经济上保持更密切的关系,寻求贸易的伸展。……本府有鉴于此,于昭和五年召开临时产业调查会,究明岛内产业应走的方向。这次更设置热带产业调查会,……检讨南支、南洋地方的贸易及其他各般事项,与岛内产业、交通、文化等各方面的进展相互配合,以举近邻共荣之实。”③ 从1895年日本占据台湾时起,台湾因其和华南、南洋相近的地理位置,一直被视为南进的跳板和基石。进入30年代,日本积极备战,台湾的战略位置更形重要,在台湾“工业化”的构想中,南进遂被置于核心地位。但由于台湾缺乏自然资源,上述“工业化”设想难以进入具体实施,热带产业调查会后,殖民当局仅组织了“台湾拓殖会社”,而重化工业的设想则被日本财政当局否定。④

      如果说,临时产业调查会与热带产业调查会之“工业化论,仅能视为拟将导入工业化之拟议而已。”⑤ 那么,30年代中后期日本积极备战中,尤其“七七事变”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台湾“工业化”问题遂变成日本军国主义战时经济体制下生产扩充与战争动员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被定义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南下基地与后勤基地。1936年9月,预备役海军大将小林跻造出任台湾总督,实施“皇民化、工业化、南进基地化”的治台方针。相对于日本陆军对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和朝鲜的资源掠夺,日本海军则积极主张南进政策,以掠夺南洋丰富的自然资源。1940年,日本军国主义鼓吹“大东亚共荣圈”时,殖民当局也鼓吹“南方共荣圈”;“工业化、南进基地化”遂具体化成“台湾工业的南进据点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台湾总督府于1941年10月27日召开“临时台湾经济审议会”,台湾总督长谷川清说明“审议会”的宗旨是,在“大东亚共荣圈”的框架内,“必须确立以日满支为根干,包括南方各地方在内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以此推进高度国防国家的完成,”“为了达成这个新使命,除了加强农业生产之外,工业的大幅振兴,即本岛的高度工业化是绝对必要的条件;换言之,为了推进我们的南方政策,本岛的工业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⑥ 在这种方针的指导下,台湾的“工业化”即以军备工业为核心。如果说小林跻造等人的“工业化”政策尚以战争期间台湾与日本交通断绝,台湾经济自足为目标,那么,“七七事变”后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台湾的“工业化”就被纳入日本的战争动员以及以军备工业为核心的生产扩充体系之内,并成为“大东亚共荣圈”中的一环。

      30、40年代台湾的“工业化”以日月潭水电站的修建为枢纽,⑦ 该水电站竣工后,由于电力丰裕,乃兴建了一些电解铝、合金铁、制碱、化肥等重化学工业。但台湾是一个资源不足的地区,许多原料要取诸于“大东亚共荣圈”之内,下表是日据时期台湾“工业化”的主要企业及其原料来源:

      

      说明:日据时期台湾通货为台湾银行发行的兑换券,该券称“元”,与日元同值。在日据时期的台湾文献中,有时称“元”,有时称“日元”;在日本文献中也同样如此;在光复后的台湾文献中,有时称“元”,有时则称“台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日据时期台湾的“工业化”,是紧紧嵌在“大东亚共荣圈”的框架内的,日本及台湾殖民当局企图在“大东亚共荣圈”内“由南方输入原料,而由台湾输出工业品”。但由于战事吃紧,运力不足,被占领的南方地区人民的反抗等原因,并不能如日本及台湾殖民当局所设想的那样顺利地将原料“送还”日本及台湾,台湾的“工业化”乃遭遇原料不足的瓶颈。殖民当局在1939年以后实行“旧铜废铁配给统制规则”,在岛内回收废铁,乃至打捞沉船,不一而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