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消费需求与商品供给关系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雁南,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张雁南,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经济社会史的研究。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有唐一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商业繁荣,大大促进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促进了商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商品性消费比重越来越高,唐代居民生存性实物消费品的消费比重下降,享受资料在消费资料结构中的比例日趋扩大,并使商品性消费更呈现多样化、多变性的特点,进而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各阶层尤其是中上阶层的消费欲望被大大刺激起来,奢侈性消费成为这一时期消费方式变革的重要内容和趋势。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24(2007)06-158-163

      一、消费需求影响商品供给结构调整

      人口的消费需求与商品供给结构密切相关,在一切经济活动中,消费需要是最终动因。马克思说过:“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① 唐代的消费需求结构与商品供给结构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商品性消费主体人数的不断壮大而逐步优化、升级的。唐代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国度,也是一个人口大爆炸的时代。李唐王朝建立之初,全国户数不满300万,至武则天神龙元年全国户数便上升到了635万多户,这是贞观年间的二倍多;及至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全国户数突破900万大关达到961万多户,较之贞观年间增长了三倍多②。特别是唐代中后期,城市人口的增多和传统城市经济意义的日趋凸显,城市中“坊市制”的崩溃和以“草市”为标志的新兴市镇的普遍发展,使城市发展以及城乡人口结构变化达到一个新阶段,农民作为佣工、商贩日益成为城市中人口。③ 由于城镇的兴起,城镇工商业人口和半工商业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城市中的庞大人口对商品性消费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消费需求也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加之唐人由俭趋奢消费观念的变化,对商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这一要求,商品贸易迅速发展,商人队伍日益壮大。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为利所驱的农民纷纷加入到商人队伍中来,“江都俗好商贾,不事农桑。”④ 有些地区“百姓日蹙而散为商以游,十三四矣”。⑤ 辽阔的疆域,往来穿梭着众多行商,以至于达到“行者多商贾,居者悉黎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的盛况。他们改变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开始走出家门从事与农业生产不同的商品经营,或者干脆弃农经商、为贾为贩,“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有着经商传统的地区甚至出现全民皆商的现象,“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⑥ 区域间的行商不断增加,城坊中的坐商亦随之庞大起来。据各种史料记载,光长安东西二市工商店铺就达8万余家,工商业人口在30万人以上。⑦

      商人队伍的壮大造就了商品经济的繁荣,芸芸众商“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他们“不计远近程”、“经营天下遍”⑧ 的经营活动,沟通了有无,平衡了供需,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各级消费市场上的商品品种繁多,应有尽有,不仅衣、食、住、行、用等日常消费品富足,享受型奢侈品亦充斥其间,“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⑨ 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流通的发达,打破了消费需求的地方性限制,大大延伸和扩大了消费品的横向空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在扬州即采得丰富多彩的商品,食物类有红绿米、甜豉、牛苏、面粉、乾胡饼、乾蒸饼、乾薄饼、番拾头,佛事用品类有漆合子、宝像、佛菩萨障子、金字华严经、大涅盘经、道场幡、珠幡、玉环手幡、行天障子,用具类有铜瓶、华毡、袈裟、褊衫、坐具、大铜盖、行菜盖、大铜盘、中铜盘、小铜、铜叠、白藤箪、藤箪,香料类有麝香、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栈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陆香,调料、糖类有胡椒、石蜜、蔗糖、蜂蜜、甘庶,等等⑩。由此可见,唐代各级市场商品的种类是相当齐全的。据统计,唐代商人经营的商业性消费品当在450种以上。(11) 由于地区间贩运贸易的发展,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逐渐发展为商品贩运贸易的中转市场,集散着全国各地转运过来的商品。当时的东京洛阳即极具典型。“坚预于东京、汴、宋取小斛底船三二百只置于潭侧,其船皆署牌表之。若广陵郡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船,即折造官端绫绣,会稽郡船,即铜器、罗、吴绫、绛纱;南海郡船,即玳瑁、真珠、象牙、沉香;豫章郡船,即名瓷、酒器、茶釜、茶铛、茶碗;宣城郡船,即空青石、纸笔、黄连;始安郡船,即蕉葛、蚺蛇胆、翡翠。船中皆有米,吴郡即三破糯米、方丈绫。凡数十郡。”(12) 正是通过广大城乡商贩的贸易活动,盘活了商品流通,丰富了市场需求,优化了商品供给结构,使整个社会的商品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唐代商品供给结构在调整过程中,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不同区域之间形成各具特色的商品,各州郡县因地制宜培植出自己的产品优势,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分工,使一地区可以与他地区通过大规模、长距离贩运贸易,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蜀、吴两地的麻、盐互通就属这种情况:“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蜀地盛产蜀麻,吴地盐业发达,两地各自形成特色产业,互为对方地区的大宗消费品,彼此虽隔千里,却可以通过发达的水陆运输沟通有无:“风烟渺吴蜀,舟楫通盐麻”。由于区域间商品优势的保持和供给结构的调整,是靠商人的自由贸易维护的,一旦因种种原因阻碍了流通渠道的通畅,也会造成相关商品的积压与滞销,造成“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的状况。(13) 关于郑州的梨和苏州的柑桔南北互销的记载:“郑州刘元礼载梨向苏州,苏人宏执信载桔来郑州。”(14) 也反映出商品优化供给的地区互补特点。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使贩运贸易成为当时的重要商业活动,在商品性农产品流向城市的同时,地区间特别是长距离贩运贸易得到空前发展,扩大了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规模。地区间商品供给结构变动、优化的过程中,为了缓解某些紧俏商品和非产区地区供给不足问题,许多商品在受地理、气候等条件限制不强的情况下,也在异地加工生产某种短缺或紧俏商品以满足当地供应。比如蔗糖,由于北方地区供不应求,商家在中原地区便建立了蔗糖加工作坊。王灼《糖霜谱》载:“甘蔗所在皆植,独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糖冰,而遂宁为冠。”到了唐中晚期,随着蔗糖消费需要量的增加,南方蔗糖供不应求,于是蔗糖生产发展到了北方。李匡《资暇集》卷下载:“苏乳煎之轻饧,咸云十年来始有,出河中。余实知其由,此武臣李环家之法也。余弱冠前步月洛之绥福里,方见夜作,问之,云乳饧。时新开是肆,每斤六十文,明日市得而归。不三数月,满洛阳盛传矣。”由此可见,消费生产出新的需求,消费结构生产出新的需求结构,推动了商品供给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二、商品供给结构优化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在唐代,由于没有关于城乡居民饮食消费支出与总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因此我们无法从定量的角度换算出恩格尔系数,但若从定性的角度去分析,大众消费(尤其是城市居民消费)已经开始从生存型向享受型逐渐过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商品性消费比重越来越高,唐代居民生存性实物消费品的比重逐渐下降,享受资料在消费品结构中的比例日趋扩大,这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显著表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