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01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士云,聊城大学商学院。252059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1992-2001年是市场经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来源渠道趋于多元化。然而人均居民收入增长却慢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且居民收入在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如何对待和处理收入分配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2-2001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定向”两个字,即我国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之路,确立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地位,各经济主体必须面向市场展开其经营活动。1992年是这个新阶段的起点,以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2001年则是这个新阶段的终点,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从此,我国市场经济国际化之门大开,开始走上了市场化与国际化相互交融并接受国际市场检验之路。

      一、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来源渠道更趋多元化

      (一)1992-2001年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总体态势

      1992-2001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据统计,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92年为784.0元,到2001年增加至2366.4元。若以1978年人均纯收入的指数为100,2001年比1992年增长49.85%,年均增长4.6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年为2026.6元,到2001年增加至6859.6元。若仍以1978年人均收入指数为100,2001年比1992年增长了78.75%,年均增长6.67%。若把这10年与1978-1991年转轨和摩擦阶段进行比较,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有较大的减缓,1991年比1978年增长了217.4%,年均增长率为9.29%。这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与转轨和摩擦阶段相比较,增速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1991年比1978年增长了112.4%,年均增长率为5.9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也突出地反映在储蓄存款的变化上。1991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241.6亿元,到2001年底迅速增长到73762.4亿元,人均储蓄存款由985元增加到5780元,10年分别增长了近6.98倍和5.87倍。

      1992-2001年我国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创造了雄厚的经济基础。10年间,我国的GDP从1992年的26638.1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959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以1978年=100),则是从351.4增长到792.4,翻了一番还要多。但是,由于10年间人口净增了10456万人,又使得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都低于同期GDP的9.46%的年均增长率(按不变价格计算)。二是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我国居民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三是分配制度与政策调整促使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变化,并逐渐向居民个人倾斜,居民个人收入分配份额增加较快。1992年居民个人所得为13184.28亿元,占当年GDP的49.49%,到2001年增长为51797.77亿元,占当年GDP的53.99%。10年间,居民个人所得占GDP的比重提高了4.5个百分点,居民个人所得年均增长率高于GDP年均增长率1.1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计算整理。本表的居民所得绝对额是当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乘以当年乡村总人口数加上当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当年城镇总人口数所得之和。

      (二)1992-2001年居民收入增长轨迹

      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轨迹来看,1992年比1991年实际增长5.92%,1993年有所回落,下降为3.18%,1994年和1995年平稳回升,实际增长率分别为5.04%和5.30%,1996年突飞猛进,跃为9.0%。1997年以后,增幅陡然下降。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59%,与上年相比,实际增幅降低了4.41%。1998年为4.30%,1999年为3.79%,2000年进一步降低到2.11%,2001年回升至4.20%,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了一个低谷时期。这1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先降——后升——再降的原因,主要是1992-1993年农业生产中仍然潜伏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乱集资、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相当突出;1995-1996年增长势头明显加快,主要是1994年大幅度提高粮食、棉花收购价格,加上其他农副产品自发涨价,农产品生产比较利益低的局面有所改善,激发了农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1997年以后增幅陡然下降,主要是国民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减缓,市场需求不旺,农产品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农村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尖锐等等所致。

      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来看,这10年增长率曲线走了一个先高增长——后下降——再回升的轨迹。1992年比1991年实际增长9.65%,1993年和1994年仍保持9.53%和8.51%的高增长势头,1995年出现回落,下降为4.88%,1996年和1997年更进一步下跌为3.89%和3.42%,1998年有所回升,为5.77%,到1999年实际增长率又跃为9.31%,2001年则以8.50%的增长率结束。1992-1994年间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从1992年开始的全国范围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热潮与收入分配向城镇居民进一步倾斜;1995年以后,适度从紧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市场约束因素的进一步增强和经济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使城镇中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部分传统行业,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的部分企业中的从业人员下岗失业,使得1995-1997年3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较低;1998年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回升与1999年的再度攀高,则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公职人员的收入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