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留学生与民国时期中国南方水稻的改良与推广

作 者:

作者简介:
安宇(1956-),男,江苏丰县人,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江苏 徐州 221116 赵师红,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原文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我国农学留学生运用所学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水稻的品种改良和推广工作。同时,他们还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积极开发新的化学肥料,使我国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水稻种植面积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增加,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并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农学留学生们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202(2007)01-0119-06

      民国时期,农学留学生在继承和发展我国精耕细作栽培水稻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将其与现代农业科技,即以栽培学、耕作学、土壤学等学科知识密切结合,在我国南方(长江流域以南诸省)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栽培、推广和水稻病虫害防治,以及水稻栽培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使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从传统的经验科学阶段发展到现代的实验科学阶段,推动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

      民国时期,我国的水稻品种改良工作主要表现在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两个方面。农学留学生参与其中,并且起着主导作用。民初,我国水稻育种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以江苏和广东两省为中心,遥相互应,揭开了我国现代稻作改良运动的序幕。

      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后为东南大学)农科的留美生原颂周率先进行了有组织的水稻纯系育种工作。在他主持下南高农科在南京成贤街建立了农事试验场,对当地栽培水稻及从外地征集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并进行选种改良[1]。他和周拾禄(留日生)等水稻工作者克服了育种方法比较幼稚、技术水平较低等困难,进行水稻的纯系育种试验[1]。

      1923年,他们从秈稻着手,进行扩展水稻纯系育种范围。次年,他们在大胜关试验场,将安徽当涂的地方水稻品种“帽子头”单穗加入品种比较试验,多年后育成纯种水稻“帽子头”,在长江流域的各产稻省份予以普遍推广。1925年,他们又在南京及其附近的秈稻产区、乃至全省及安徽的当涂、芜湖等地采选所得到的单穗中选留5000至6000枚作为来年的穗行试验[2]。

      20年代中期,许多留学生先后回国,纷纷投入到水稻改良运动中来,留日生丁颖、留美生过探先、留美生钱天鹤等在水稻改良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适逢美国康乃尔大学作物培育学教授洛夫博士等世界农学专家来华讲学。以农留生为骨干的我国稻作工作者掀起了运用现代农业科技进行稻作改良的高潮。1925年秋,他们运用洛夫所倡导的单行纯系育种法,对所采得的单穗及育成并拟推广的“江宁洋秈”与“东莞白”等水稻品种,在大胜关农事试验场进行穗行试验。许多单位纷纷仿效。

      在南方,农学留学生在广东开展的水稻育种工作也卓有成效。1920年留美生邓植仪开始主持农事试验场及农业专门学校(后为中山大学农学院)。他们先后建立南路等6处稻作试验场。丁颖主持的南路稻作试验场采用当时日本的选株法进行水稻育种,稻作育种的规模不断扩大。为探讨纯系育种成效,他们还进行了纯系分离试验,据该场1928年的报告,育得品种一般可比原种增产 18%~33%[3]。

      在水稻改良的实践过程中,农学留学生们发现,洛夫的纯系育种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许多人开始由抄袭向探求中国特色的水稻改良的转变。其中,成绩佼佼者当为丁颖教授。他针对中国水稻秈多粳少,秈稻成熟时易倒伏,采选单穗困难,中国稻田的土质较均匀,重复次数也不像旱作那样多的情况[3],创制了“小区移栽法”来弥补洛夫的“纯系株行法”育种周期过长等不足,适应了中国水稻栽培的移栽技术特点[4]。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我国的水稻纯系改良踏上了新台阶。1932年,中央农业实验所成立[5]。次年,在留美生谢家声、钱天鹤等主持下的中农所农艺系在南京孝陵卫开辟水田,收集国内外水稻品种,分途采选单穗,开始了大规模的稻作育种工作[6]。他们在苏、浙、皖、赣、鄂、湘等长江中下游6省采选水稻7万穗,开展水稻纯系育种试验,至1937年共获得高级系30系、十秆行120系、五秆行425系、三秆行88系、二秆行202系等[7]。1933至1936年间,又先后从国内外征得 2031个水稻品种,在南京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36年又搜集到全国著名稻种89个,在12个省的 28个合作试验场进行连续3年的“全国各地著名品种比较试验”。该项试验分早中晚三组,以各地最优秀品种为对照,重复10次[7],筛选出优良品种。其中“南特号”早熟水稻品种,在此后30年间一直都是我国南方稻作区推广的重要品种。

      同期,各地方稻作育种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广东省的稻作改良由丁颖主持,办理得有声有色。1933年,丁颖从多年生普通野生稻与竹粘天然杂交后代中选出“中山一号”新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华南地区种植了很长时间。丁颖还利用印度野生稻与栽培稻品种进行杂交育成了“银印20”、“东印1号”等品种[8]。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设备较为完备的水稻育种基地昆山稻作试验场,在赵连芳、汤文通等农学留学生通力协作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育成的水稻优良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几个省份进行推广,取得了单产提高10%的成效[9]98。赵连芳对昆山稻作试验场1930-1932年间的各项育种试验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总结,其成果被许多水稻工作者所引用,对我国现代稻作育种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8]。

      1930年代初,留法生莫定森任浙江稻麦改良场场长后,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对水稻等作物进行品种改良,育成一批优良品种,其中突出的水稻品种有晚粳129、130等;早稻302、503、504等;中稻10号;晚秈3号等,及适于间作双季稻栽培的早生和晚青[10]。1932年至1934年,留日生杨开渠在杭州试验总场主持进行了双季稻的试种工作,并获得成功[11]。留美生沈学年在五夫稻作试验分场主持搜集了省内外大量的农家水稻品种,以“一穗传”的方法进行选育,获得了茎秆细健、抗螟害强的“1386”和“宁波晚秈”两个纯系优良品种[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