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7年中资银行再统计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克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对1927-1937年全国中资银行的数量、资本状况、地区分布、资本所有制及规模结构、银行内部业务分工与结构体系等,进行了新的考察、统计和初步分析,对这一时期中资银行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填补了一个重大空白。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字号:

      1927-1937年的中资银行,有各类《年鉴》所作的多种统计,其中较为全面、系统、被引用最多的是《全国银行年鉴》的统计,而《申报年鉴》的首份全国中资银行名录发表的时间最早。《中国经济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都有这方面的统计,《上海市年鉴》则对总行或分行设于上海的中资银行有相当全面的记载。这些统计各有侧重,详略互异,内容互有交叉,可以相互参照、补充。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资料都不是十分完整、全面和准确。普遍情况是,已停业银行往往仍被列入现存银行名单,而大量新设银行及地方银行被漏计。准确性相对较高的《全国银行年鉴》统计,虽然没有将停闭银行列入现存银行名单的明显差错,但许多停闭银行被漏计。尤为奇怪的是,该《年鉴》的历年新设和停业银行统计表中,1935年、1936年、1937年的3年中,竟无一家银行停业。漏计的新设银行更是为数不少。其他统计则两种疏漏并存,情况尤为严重。因此,这些统计都未能全面、准确反映当时的实际,据此所作的某些概括或结论,亦不符合历史。如1937年《全国银行年鉴》总结1927—1937年的中资银行发展时说,“在此十年中,新设之银行达一百三十七家,其中已停业者仅三十一家,现存者达一百零六家,占现有银行的三分之二强。易言之,现有银行一百六十四家,其中三分之二,均成立于最近十年之内。可见此短短十年实为我国银行史上重要阶段”。①然而,实际情况是,这10年间停业的银行远不止31家,新设的银行也大大超过137家,而现存银行也没有新设银行的2/3强。该统计和结论与历史实际有相当大的距离。

      为了准确和全面揭示历史真实,有必要对近代尤其是1927-1937年的中资银行统计,进行补充和修正。近年已有学者对1927年前的中资银行进行考察,作出了新的统计,指出1925年实存银行为 159家,②比《全国银行年鉴》统计的57家多出102家,比1935年的中资银行还多3家。这就使 1927-1937年中资银行的调查和重新统计变得更加紧迫。否则,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说,中资银行新设的多,停业的少,数量逐年增加,银行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所列举统计反比1925年低,到1936年中资银行的数量才超过1925年。势难自圆其说。

      当然,要对1927-1937年的中资银行统计进行全面补充和修正,有一定难度。漏计的银行大部分是地方中、小银行和东北地区的银行,资料零细、分散,尤其是原始档案的蒐寻、整理相当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好在近年出版的新编地方志,对这类银行大多有所记载,有的还相当清晰、翔实,为新的调查、统计提供了条件和依据。我用数年时间查阅和检索了全国1000余种新编方志,新的统计主要就是利用这些新编的有关资料制作的。

      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资银行的各种统计中,1933年《申报年鉴》根据国民党政府财政部的银行注册所作的1932年实存银行一览表,时间最早,且较为准确。我们即以该表为基础,参照、综合其他统计,重点补充新编地方志的有关资料,编制1932年全国中资银行名录,有如表1。

      

      

      

      

      

      资料来源:1-95据1933年《申报年鉴》,页M112-115,原表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1932年8月编制。原有银行102家,其中6家有资料记载已停业(停业时间,5家为1932年,1家不详)舍去。“盐业银行”疑与“中国盐业银行”重复,实为95家,另“杭州惠通银行”疑为“杭州惠迪银行”之误;“中华勤工银行“疑为”中华劝工银行“之误。96-105据上揭书,页M117-158,原资料无银行设立年份,现据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历年开设银行年别统计细表》以及其他资料补充;106-155据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156-162据1935年《全国银行年鉴》;163-210据相关省、市、县(区)新编地方志。

      附注:为节省篇幅,银行名称中的“银行”二字全部省略,如“大中”全称为“大中银行”,由此类推;银行名称中的“商业储蓄”一律简化为“商储”,如“大同商储”全称为“大同商业储蓄银行”,由此类推。

      如表1,1932年实存银行210家,其中46家为这次调查所作的增补,占原调查统计164家的28%。我们以此作为1927-1937年中资银行再统计的基础和基数,其余各年的银行名单和数字,即可通过分别考察该年新设和停闭银行的情况获得。表2、表3所列即分别为1926-1937年新设和停业的中资银行全部名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