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国乳业巨头的CEO们正为几件事彻夜长考:蒙牛从赶超者成为领先者,赶超伊利,成为中国乳业冠军;在多年的品牌挤压中,光明已经实质上退出第一阵营的竞争序列,开始与三元、完达山同级竞技;而市场对地方杂牌军的“报复”让它们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减缩,行业销售额进一步向实力较强、品牌优势明显、规模效益显著的大企业集中。 9月12日,蒙牛发布的2007年半年报显示:今年1到6月,蒙牛总收入100.212亿元,同期增长32.8%;实现净利润4.851亿元。而据此前伊利发布的半年报,2007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业收入93.54亿元,同期增长17.55%,实现净利润2.44亿元。在2007年的半程赛中,蒙牛以近7亿元的优势成为冠军。 根据AC尼尔森2007年6月份的调查数据,蒙牛在全国液体奶市场(不包括乳饮料和酸奶)取得35.1%的市场份额(以销量计),较2006年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中国内地前三大液体奶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于2007年6月总共达到65.3%,乳业市场更加集中整合。 从一个没有任何成功征兆的小公司到如今的行业领袖,蒙牛的快速成长之路已经被探究至深。从商业本身的角度思考蒙牛,我们发现,以下的商业逻辑正是其成长的原动力。 品牌的借势路径 作为后来者,蒙牛必须比领先者速度更快才能得以生存。因此,蒙牛不断地借势、蓄势、造势,在强敌环伺的压力下追求品牌的跨越式发展并力求找到可行的办法。 借助强势媒体 1999年蒙牛创办时,处于“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的三无状态。于是,蒙牛提出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虚拟联合”战略,通过为合作生产厂出人才、标准、管理、技术、品牌,蒙牛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把传统的“体内循环”变作“体外循环”,把传统的“企业办社会”变作“社会办企业”,从而得以将捉襟见肘的资金用于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蒙牛起步时,拿出启动资金三分之一(300万元)做广告,第一年就选择投到中央电视台,这使得蒙牛成功地利用广告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成为一个全国而非地域性的品牌。 2003年,蒙牛集团与央视协商建立了一个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蒙牛广告能在第一时间赢得商机,遇有重大事件就精心策划,围绕蒙牛品牌核心价值,适时加大广告投放力度:2003年“非典”期间,蒙牛加大广告投放,并增加了公益广告的力度;2003年 10月,蒙牛利用获得“航天员专用牛奶”称号这一机会,进行大规模的“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的广告活动。
资料来源:蒙牛历年年报 图1 蒙牛历年收入曲线图(截至6月30日,单位:亿元) 比附定位策略 比附定位是“榜名牌”的一种品牌定位策略,即企业通过某些方面建立与知名品牌的关联,使自己的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迅速在消费者的心中占领牢固的位置。蒙牛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与伊利和内蒙古联系在一起,这是比附定位策略的重要应用。 1999年4月,蒙牛在呼和浩特一夜之间推出300多块路牌广告,打出“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字样,一下子“加塞”到内蒙古乳业第二名的位置,把其他竞争对手甩到了后面。2000年左右,伊利在中央电视台诉求“来自大草原”概念,然后在广告宣传中突出“草原”、“自然”概念,通过“草原”和“乳业第二品牌”的关联定位战略,借伊利之势跟进推广。 关联定位的成功,帮助蒙牛在独自发展和“共生共赢”之间做出了战略选择。2001年6月,蒙牛率先提出建设“中国乳都”的倡议,启动了以地区品牌带动企业品牌的大品牌、大营销战略。此后,在蒙牛的精心推动下,“中国乳都”概念逐渐从蒙牛走向伊利等同行,从民间走向官方,从营销词汇演变为政治命题。2005年8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被中国乳制品协会正式授予“中国乳都”的称号。借助这种区域性资源优势,蒙牛、伊利成为共同的赢家。“两强相争”屏蔽了第三者光芒。身处上海的光明,2001年还是全国液态奶市场第一,到 2003年已被伊利和蒙牛双双超越。 借助事件营销 在借助强势媒体之外,蒙牛不断借助事件提升品牌影响力。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蒙牛直觉到这是本世纪初最大的一笔垄断性资源,谁占有它,谁就拥有了制高点。通过层层筛选,蒙牛牛奶被确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经过精心策划的航天事件营销,蒙牛开始为全国熟知。从2004年1月起,蒙牛液体奶销量开始居全国奶类销量之冠。2005年,蒙牛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的“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使蒙牛在酸酸乳领域的销售量从2004年的7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05年的30亿人民币,很多销售终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AC尼尔森的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6月,蒙牛酸酸乳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四城市的销量超过100百万公升,是2004年同期的5倍。在这里,一个简单的事实不应忽视:湖南卫视先是找到了伊利,以求合作,但伊利错失良机。作为乳酸产品领先者,伊利的经验弥补了蒙牛的不足,但其松懈又为蒙牛提供了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