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信评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性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保民(1962-),男,山西人,硕士,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 太原 030001

原文出处:
金融研究

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最富成长性和贡献的部分,然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信用问题却成为制约其融资和发展的重要障碍。资信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其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克服信贷市场缺陷等方面的功能,将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资信评级的发展,不失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理性选择。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JEL分类号:G24,G32,L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46(2007)08-0079-09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富成长性的部分和最活跃的因素。目前我国注册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①。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已占全国的60%和4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5%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每年约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60%左右来自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不但在活跃市场、吸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与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成为确保竞争机会均等和合理分配经济资源的重要因素。因而,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②。

      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规模小,积累少,内源融资潜力有限,外源融资方面又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融资渠道十分狭窄,仅占有不足20%的金融资源,面临的资金矛盾非常突出,许多有项目、有盈利的中小企业由于难以筹措到必要的资金而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资金紧张,融资渠道狭窄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实质是信用问题,既有商业交易过程中的信用保障问题,也有银行融资过程中的信用保障问题,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培育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增强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至关重要。

      资信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连接着信用活动体系和信用评价结果的使用体系、信用监管体系,其信用风险度量、监测和预警的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资金流通中的信用活动,发挥着对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作用。资信评级在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在目前大力开展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理性选择。

      二、资信评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分析

      资信评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资信评级的产生源自信息不对称,为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应运而生。交易费用论解释了信用服务的潜在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并进而解释了资信评级机构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根源。从博弈论角度看,在信息不对称下,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交流是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开展资信评级是实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离均衡的一种手段。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对资信评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对市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③。在信贷市场上,银行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对银行利益的侵犯,选择不发放或少发放贷款就是逆向选择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在贷款发放之后,企业很可能改变贷款和约中承诺的用途,去从事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这就可能造成贷款难以归还,这是道德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降低了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意愿。

      相对于大企业与银行而言,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大一些。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投资项目收益与风险的组合、借入资金的运动、实际投向、偿还概率等内部信息,金融机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其内部信息基本上是不透明的。因此,中小企业在寻找贷款或外源性资本时,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其信用水平的信息,增大了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使银行信贷资金更倾向于支持风险相对较小、现金流相对稳定的大企业。从银行的角度看,其信贷资金的预期利润不仅取决于利润的高低,信贷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为有效规避信用风险,银行必然要对中小企业既往违约纪录、资本状况、贷款用途进行调查,但银行作为债权人,对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战略等自身信息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如企业清楚,形成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在银行放出贷款后,无法控制企业贷款的实际运动状态和流向,产生事中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出于债权保障的考虑,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抵押、质押或第三方担保,但对抵押、质押资产的合法性和真实价值的判断上仍处于信息劣势,如对抵押的高估、重复抵押、伪造权证无法有效识别,反映出银行和中小企业在贷款不能如期收回的事后处置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总之,无论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来看,银行和中小企业企之间的信用风险始中存在,且都源于信息不对称。

      资信评级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④。专业化的信用中介组织利用市场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运用专门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研究和分析,将交易中各种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简单明了的评级信息,这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无法收集到足够信息或者专业知识有限、无法理解披露信息所表达的特定含义的众多形式的债权人、中小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交易行为的透明度以及形成交易行为的信息传递机制,进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即是银行进行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一种社会需求,又是资信评级机构自身的努力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