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家族企业继承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国保(1973-),男,河南信阳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浙江 杭州 310058 宝贡敏(1960-),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研究。浙江 杭州 310058

原文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近年来,国外家族企业继承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众多学者对继承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形成了系统模式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角色调整理论、接力赛跑理论和多代传承理论;一些实证研究发现,影响成功继承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成员关系、继承计划和继承者接管意愿等。文章从继承过程、影响成功继承的因素、继承人、继承计划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国外家族企业继承研究最新成果进行了全面述评,并对中国家族企业继承实践及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7)03-0045-06

      家族企业指一个家庭(或家族)施加实质性影响的企业,这种影响既可以来自所有权控制,也可以来自家庭在管理上的直接参与[1]。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对家族企业的研究逐渐增多,家族企业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家族企业继承问题则一直是该领域中的热点议题。Chua、Christman和Sharma(2003)对1996 -2003年间公开发表的190篇有关家族企业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有 22.1%的论文将继承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将其作为次要问题的论文占到 8%[2]。虽然家族企业继承涉及所有权传承,但很多文献集中探讨家族企业管理控制权的传承即管理继承[3]。

      目前,国内对家族企业继承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加强对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扼要归纳国外家族企业继承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进行简单评论。

      一、继承过程

      尽管继承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某一时点上所有权和控制权在代际之间的转换,但是,继承问题绝不是一个短期的可以立即应付的问题。Lansberg(1988)把继承过程描述为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因为它给家族企业带来许多重要变化:家庭关系需要重新调整;起作用的传统方式需要改变;长期存在的管理结构和所有权结构需要更新[4]。Murray(2003)认为,继承期包含一系列的阶段,企业要执行所有权和领导权转换过程中必须处理的任务,而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任务需要完成,整个过程大概需要3-8年的时间[5]。众多学者对继承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形成了以下几个比较有影响的理论。

      (一)系统模式理论

      Bechhard和Dyer(1983)用双系统模式来分析家族企业的继承过程[6]。该模式认为,家族企业实际上是由两个重叠的系统构成:家庭和企业。这两个圈子各有自己的标准、成员身份准则、价值结构和组织结构,因而形成了家族企业独特的继承机制。而继承过程就是两个系统不断相互调整、相互作用,由平衡走向不平衡,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并最终完成继承过程的动态过程。双系统模式开辟了从家庭和企业两个角度来理解继承过程的视角,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过于简单。

      在双系统模式基础上,Gersick等人(1997)构建了三极发展模式来分析继承过程[7]。该模式把家族企业表示成三个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的子系统:企业、所有权和家庭。把时间因素考虑进来,这三个子系统都有一个独立发展的进程,就形成三极发展模式:企业的所有权发展进程、家庭发展进程和企业发展进程。该模式的中心观点是,继承远远不只是老领导人的退出和新领导人的进入,继承是沿着所有三极而进行的复杂的转变过程。相对于双系统模式,三极发展模式考虑了所有权的继承,更能揭示继承过程的复杂性,也是当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二)生命周期理论

      Churchill和Hatten(1987)通过父子两代的生命周期描述了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继承过程,继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所有者管理阶段、培训和发展阶段、父子合作阶段和权力传承阶段[8]。该研究从生命自然规律角度阐述了继承过程的推动力量,但仅考虑了父子两代间的继承而忽略其他可能的继承形式。

      Neubauer(2003)通过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将继承过程描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1]。家族企业由家庭、管理、产权和企业四个部分交织而成,因此继承问题是在它的历史中所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继承过程可以通过两个生命周期来分析:企业所有者的生命周期和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每个生命周期分为开始、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Neubauer认为,如果继承能及时进行,企业将进入另一个生命周期重新繁荣发展,反之会导致不良后果直至关闭。该研究从跨学科的角度把继承看成一个动态过程,具有开拓性意义,但在实践上缺乏操作性。

      (三)角色调整理论

      Handler(1990)认为,继承过程是创始人与继承人之间角色相互调整的过程[9]。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的角色相互调整,其中创始人的角色转变经历了唯一的执行者、统治者、监督者到顾问四个角色,而继承人的角色转变则从无角色、助手、管理者到领导者,此过程中创始人对公司的影响力逐渐减少而继承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Handler指出,角色调整的最后两个阶段是决定企业继承能否成功的关键,大多数继承往往在第三、四个阶段出现问题。由于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但该理论过于强调创始人在继承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继承人的作用和影响。

      (四)接力赛跑理论

      Dyck等人(2002)把继承过程形象地比喻为接力赛跑,因此,继承过程受四个因素影响,这四个因素分别是:次序(确保继承人有适当的技能和经验来领导企业)、时机(确保领导接力棒有效地从在任者手里传给继承人)、技巧(决定继承取得成功的细节)和沟通 (提供在任者和继承人之间和谐的合作和相互尊重而又清晰的沟通)[10]。该理论的观点是,家族企业在进行继承决策时,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企业面临的任务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尤其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合理地考虑权力传递的时机、技巧和沟通。接力赛跑理论为我们理解继承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但目前缺乏实证支持。

      (五)多代传承理论

      Lambrecht(2005)对传统的企业、家庭和所有权三环模型提出质疑,认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有些家庭不再拥有企业所有权却还在进行日常管理[11]。Lambrecht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家庭成员个体、家庭和企业由内到外构成三环,时间轴贯穿其中。这三环相互作用,并非静止不变。因此,继承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它很早就开始,而且永远没有结束。换言之,继承并非在大约25年(一代的持续期)的不连续时间间隔里从一代向下一代的传承,而是向更多代不断的传承过程。六种基石为该过程铺平了道路,它们是:企业家精神、学习、正式的内部教育、外部经验、企业角色的正式开始、书面计划和协议。在这个传承过程中,企业中的家庭应当坚持的原则是:家庭成员个体属于家庭,而家庭属于企业。多代传承理论突破了以往研究把继承看成一个短期的过程的观点,考虑了家族企业的特殊形式——家族管理型企业,对多代继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缺乏实证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