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常德市国有农场产业化进程的战略构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毛先金 郝界洲 湖南省常德市农场管理局

原文出处:
中国农垦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常德市国有农场农业产业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全市9 个大中小农场,3.1万多公顷土地,11.5万人口,已形成了粮、棉、油、猪、鱼、 果、蔗、茶、林等农业主导产品和相应的生产基地,二、三产业已建立了造纸、制糖、制茶、砖瓦、纺织、包装、印刷、机电、食品加工和建筑等79家企业与32家商贸、运输企业。“工厂+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正有效运行并不断发展,成为农垦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常德市农业产业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按照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常德市农垦农业产业化的水平还比较低。企业规模小、布局散、效益差、产销分割、科技含量低等问题突出。要摆脱农垦目前面临的矛盾多、负担重、亏损面大的困境,跃出低谷,重铸辉煌,就必须进一步加速农垦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一、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施农垦优势集成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地、系统地、从总体上组织、改造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布局,高密度地实施农业优势集成。

      常德农垦具有哪些相对优势呢?归纳起来大致是如下五个方面:

      (一)基础优势。农场除个别因体制变更原因外,都是在国家统一指导下建成和运转的。国家和农场对水利、道路、通讯等基础建设抓得较紧,投入较大。场内布局较为合理。同时工业起步比较早,企业类型比较多,有些工艺设备较为先进,有的设备和厂房还有很大的加工潜力。目前,全市农垦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已达3亿多元,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二)产品优势。改革开放后按企业体制运营的国有农场率先涌入市场经济大潮。在“围绕市场调整工业结构,围绕工业调整农业结构”的“两调”战略指导下,努力探索和创建一条“农工商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经营路子,狠抓“名特优”创名牌、抢市场,先后有纸张、食糖、罐头、纸箱、曲酒、云雾绿茶等36个产品分别获省优、部优和国优奖,有柰李、鹿茸、甜菊甙、弥猴桃等畅销特产。这些产品大都支撑一个企业,形成一个基地,联结一片农户,挤占一方市场。有的产品还远销日本、美国、德国和港澳市场。有两个基地分别成为国家级原种场和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

      (三)调控优势。常德农场一般都具有几十乃至上百平方公里土地和区域空间,农产品丰富,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俱全,可以直接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体系,实施“农工商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营运方式,可围绕某一支柱产业或发展某一拳头产品,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象甘蔗、茶叶、柰李、柑桔、蔬菜、药材、甜叶菊、水稻和棉花良种等,都能在农场范围内整体规划,集中连片地区域种植,不受田块分割和众多农户矛盾的制约,土地可以统一调整,重点工程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打“歼灭战”,统一调控和管理的力度比区、县农村大。

      (四)服务优势。农业产业化要求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相互衔接,环环紧扣,联为整体。农场多年来形成的服务体系和机构基本上没有被打乱和撤销。种子公司和贸易公司供应良种和各种生产资料。科技服务比较及时。全市农垦有各类科技人员3000多人,先后推广应用技术40多项,获市以上科技成果奖77项,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信息服务、销售服务、加工服务更优于一般乡镇。农场买难卖难问题没有乡镇突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搏击下,造就了一支数量可观、素质较好的销售队伍。

      (五)投入优势。由于农场分别直属省、市、县有关部门,直接接触各级领导的机会多,各级领导对农场的关注和关心比较多,领导投入、政策投入、资金投入和项目投入都优于区、县农村。“八五”期间,国家和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给全市各农场的项目投入9个, 现已竣工的7个,资金投入4400万元,给予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十条。 “九五”伊始就已立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计划资金投入(不含自筹部分)6000 万元。这都是一般区、县农村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这些优势都是在各农场的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一般都局限在农场自身甚至一个企业自身的范围内,相互间没有必然的经济联系,没有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整体效应和辐射效应,孤立运转,自我循环。农场与农场之间,甚至同一农场的企业之间不能相互调剂,互通有无。相反往往出现互争资源、互争市场、重复建设、互相拆台的“窝里斗”现象。农业产业化要求打破行业和区域界限,在更大范围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生产某一高效名牌产品的企业为龙头,辐射和囊括某一范围内的市场和资源。因此集合农垦优势,就要打破场与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行业隶属与区域范围的界限,按照产业环节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原则组成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地产生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这样甲农场可以为乙农场提供某种原材料,乙农场也可以为甲农场提供某种原材料,互通有无,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幅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加工生产能力,实现多次增值,使农场与农场之间、农场与乡镇之间、农场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互惠互利的利益联结下形成相关的产业链或产业群,使相对封闭和孤立分割的多种优势集合成有机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高密度、高效益地实施优势集成。

      二、围绕主导产品,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环节是:主导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主产农户——相关产业——配套服务。其中龙头企业是产业化中的关键环节,没有它就不可能有农副产品的形态转化和多次增值,也就无所谓农业产业化。但是常德市农垦的龙头企业除糖、纸厂几家中型企业外,一般都“头不硬”、“身不壮”、“尾不活”。特别是还有一批相关企业规模狭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效益低下。要使这些企业能在产业化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就要用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思想调整和构筑农垦工业企业体系,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加快改革、改造、改组的步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