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域中小企业发展陷入融资困境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对资金需求旺盛,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对资金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然而外部资金往往难以满足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满足度普遍不高,作为外部资金来源主渠道的信贷资金可获得性严重不足。与之对应的却是县域金融资金大量外流,在县域范围内形成了资金饥渴和资金外流并存的矛盾局面。县域资金净流出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国有商业银行由于战略转移的需要,大量撤并乡村机构网点,而且基层机构网点的贷款权限被逐步上收,造成基层网点机构只存不贷,把大量吸收的存款上存到上级机构,某些基层行存贷比仅为10%左右,吸收资金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上存获得利差,许多地区的县支行,更是把“抓储蓄”和“收贷款”作为两手都要抓的常规工作,有的行甚至“关起门收贷”,这些做法无形中抽走大量资金。另外,邮政储蓄存款中约 75%来自县域,遍布各地的邮政储蓄机构也通过转存款、赚存差的形式抽走了大量县域资金。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并非中国特有问题,但是,城乡和区域间的巨大经济差距又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特殊性。2006年5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中小企业中做大的企业融资困难已得到了缓解,但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尤其是县级以下地域的中小企业资金匮乏问题更加突出。 鉴于中小企业发展对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了深入探讨如何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组织了一项对县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状况调查,该项调查包括企业融资结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等各方面,涵盖全国29个省份**。按照企业注册时的行业登记,可以把这些企业分为农业类企业、工业类企业和服务业类企业三大类***,共209个有效样本。 关于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调查设计了“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制约因素”这一问题,包括缺乏资金、技术力量不足、市场空间不大、信息获得困难、政府的行政干预、税收负担、技工人员约束和其他等若干选项,每个企业可以有多项选择,根据企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整理为图1。统计后发现,在各种制约因素中,“缺乏资金”的提及率是最高的,约为42%(见图1)。这两个数据充分反映了当前县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两难困境:非常缺乏资金支持,又要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这些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较高,而比较高的风险又会制约他们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使得资金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受到资金瓶颈制约,这些企业实际上很难把企业做大,企业做不大、实力上不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的市场风险就会更高,又会反过来限制这些企业得到贷款。所以说,多数县域中小企业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很难打破缺乏资金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而加剧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
图1 制约县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主要制约因素的提及率 总之,融资难是县域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融资难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从表面上看,既有政策的原因,也有法律的原因;既有银行治理及业务拓展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和交易习惯方面的原因;既有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也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原因。但深层次原因是制度障碍以及转轨时期的制度创新①。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最终都可以在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上得到反映,因此,本文将以前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着手,分析当前金融供给制度对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所产生的制度约束,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拓宽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二、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从理论上说,企业融资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即自由资本的积蓄和向外界融资,其中外源性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即为通常所说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等方式,而间接融资则为通过各类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而取得资金的方式。 在发达国家,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融资渠道,然而在我国县域范围内,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微乎其微。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与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沟通的能力,企业债券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比重极少。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数量有限,且监管不力。企业发行受到许多严格的限制,对资产规模和盈利状况都有明确的额度要求,主要是为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中小企业通常被排除企业债券融资之列。虽然近年来我国开始加快建立二板市场,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但中小企业板块重点安排主板市场拟上市公司中具有较好成长性和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上市。因此,发展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的方案,实际上只能部分地解决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此类中小企业在县域中小企业中几乎不存在。所以说,对于我国县域中小企业所谓外源性融资实际就是指间接融资。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四个种类六种机构,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其中,具有商业信贷功能的金融机构有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