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自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千百十”调研工程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利庠(1966-)男,汉族,山东嘉祥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助理、培训中心主任,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兼任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中国软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调查问卷的分析,提出影响我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和障碍,分析了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特殊性,并据此总结出我国农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策略模型,提出了农业企业四大创新平台的建设,即技术创新平台、市场创新平台、文化创新平台和知识创新平台。农业企业的创新策略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平台的整合集成、市场创新平台的产业链互动、文化创新平台的自催化机制、知识平台的超循环机制得以全面实现。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7)04-0127-07

      一、引言

      Michael Porter(1990)根据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竞争力,认为国家竞争力分别来自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1]。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面对资源和投资优势的不断降低,我国显然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阶段。胡锦涛主席(2006)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2]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将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竞争力、强国富民以及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除了在宏观上进行创新环境的改善和提供以外,更要强调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倡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徐冠华,2006)[3]。自主创新是我国近几年出现的新的组合词,国外学者将创新(Innovation)对应于模仿(Imitation)来研究,实际上自主创新更加突出了创新的独立性和原创性。

      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的内涵有较大的分歧。有些学者(傅家骥,1998[4];陈劲,1994[5])认为自主创新主要是科学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紧密联系;还有的学者(谢燮正,1995)认为创造才是科技行为,而创新是经济行为,要涉及到技术发明创新、生产流程创新、内部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等一系列的过程[6]。邓聿文(2006)认为自主创新分三个方面,即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的原始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的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7]。学术界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有较大进展,国外学者(Hobday,1995[8]; Amsden,1989[9]; Kim,1997[10]、1999[11])将后发国家企业的自主创新描绘了一个轨迹,即首先从产品的组装中学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艺创新,最后再到整个产品创新,这就是引进、吸收、提高的过程。我国企业大部分技术依靠引进,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 50%以上,而美国、日本在5%左右;消化吸收能力弱,我国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为1:0.07-1:0.08,而韩国、日本的比例为1:5-1:8 (陈至立,2005)[12];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落后的原因除了基础薄弱(李津,2005)之外,还有制度、文化原因(蔡兵,2006),缺少激励措施也是重要原因[13](吴敬琏,2006);毛蕴诗、汪建成(2006)提出了基于产品升级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策略[14];彭纪生、刘春林(2003)认为模仿创新是企业发展初期的合理选择,自主创新则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追求目标。关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策略,孙永怡 (2005)认为要建立健全专利和技术交易市场,同时形成顺畅的产业化通道;李海舰(2005)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可以采取系统集成商模式来全球采购技术,也可以采取重大技术联盟创新的策略[15]。

      综上,关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中国创新政策和环境等宏观要素层面,较少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微观研究自主创新的具体策略;从行业分布上看,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科技行业,如电信、电子、IT、医药、汽车等产业,很少从农业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微观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硬件”创新方面,很少从企业创新平台的角度进行“软件”研究。2007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本研究在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千百十”调研工程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中国农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平台,不但在理论上突出了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独特的规律和背景,而且在实践上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提高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农业强国。“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构成了中国的“三农”问题。我国把三农问题连续几年作为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凸现了三农问题的重大意义。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的主体要素,与其他非农业企业,如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相比,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更加深层次的战略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企业的自主研发现状,从2006年9月底开始,笔者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课题组成员开展对全国重点农业企业的大型专题调查活动——“千百十”调研工程:通讯调查1000家典型的农业企业(在企业填写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再由调查员针对问题进行电话沟通);走访调查100家代表性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分析+现场深度访谈);最后从中筛选出正大集团、新希望集团、唐人神集团、正昌集团、新乡大北农集团、河北兴达集团、成都大地饲料公司、百世腾牧业集团、武汉新华扬集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等十家最具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业企业,每个企业均由6名以上专家成员深入企业几天时间,深度调查、现场访谈、全面搜集资料并写成不少于三万字的案例报告。通过对“千百十”调研活动的总结分析,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农业企业自主研发的第一手资料与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一)中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特殊性

      农业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这是由于农业企业的特殊性造成的。农业企业是指集合农业生产要素从事有关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单位的农业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共有的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1)经营对象的鲜活性。与非农业企业相比,农业企业是以自然性和有机生命性比较明显的植物、生物、动物农产品作为企业的经营对象,时间限制较大,因此保鲜技术、储运模式、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创新更为重要。 (2)具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性。农业企业的生产一方面受到自然资源多样性、土地资源稀缺性、生产的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疫病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影响较大,即自然风险;另一方面还有与一般企业所共有的市场风险。农业企业的风险管理创新也很重要。(3)更大的溢出效应。农业企业除了从农民手中获得必要的生产原材料外,还肩负着振兴农村地方经济发展,长期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推动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示范应用与推广、有组织地逐步把农民推向市场的艰巨任务。农业企业对于促进农业发展,调整农村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组织创新和培训创新也格外重要。(4)更长的经营链条。由于一般生物产品具有议定的生物活性期限,企业经营的业绩不仅取决于种植和养殖,而且还取决于植物种类、动物品种、种植管理、养殖环节、化肥农业、饲料供应、粮食加工、动物屠宰、食品销售等漫长的产业链条。因此,产业链的创新就成为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5)生产环境复杂、质量标准规范性差。由于农业企业对土地、日照、水等自然环境的依赖,使得农业企业生产环境较为复杂,客观自然力难以控制,有别于一般工业企业的工厂化作业环境,进而对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也较为复杂,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较为困难。因此,环境生态、质量标准、规模定制方面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