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宁波市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扶持

作 者:

作者简介:
梁幸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53   梁幸平(1956- ),男,山东邹城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根据宁波市壮大外经贸队伍,贯彻大经贸战略的指导思想,宁波中小企业通过各种途径纷纷走上对外开放第一线,正在发展成为宁波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和外向型经济的活跃因素。为此宁波市政府应把扶持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中小企业,促进宁波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 2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06(2007)02-0029-04

      据统计,目前宁波市有近八万家中小型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99%以上。2000年,宁波全社会出口交货值逾500亿元,占工业企业销售产值4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小企业。近年来,根据壮大外经贸队伍,贯彻大经贸战略的指导思想,宁波市中小企业通过各种途径纷纷走上对外开放第一线,正在发展成为宁波市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和外向型经济的活跃因素。从宁波经济特点分析,宁波经济总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制造业相对发达(2005年的一、二、三产的比例为5.3∶55.3∶39.4);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产品销售市场在外(两头在外经济);以及交通处于地理位置末端(这一状况至少要在两年后杭州湾大桥完工才能根本改观)状况,因此需要相对应的流通,需要相对应的外部市场和资源。为此宁波市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把扶持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中小企业,促进宁波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一、积极实施外向国际化战略,扩大外贸出口

      宁波市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帮助尽可能多的中小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壮大出口队伍。做好以外资推动外贸发展,通过引进更多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宁波,或同宁波外向型中小企业合作,推动宁波出口队伍不断扩大。有意识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推动宁波外向型中小企业升级换代,推动宁波出口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市财政每年应设立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走出去”设厂、设点、参展、兴办市场,绕过区域集团壁垒,推动宁波市设备、半成品、原材料等相关产品直接出口,并通过其进入区域集团其他成员市场。采用国际标准,申报国外知识产权,建立国外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出口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开展进出口业务培训,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加大境外投资推介力度,安排境外商会、企业家代表与本地企业进行专场对接洽谈,搭建企业境外投资的有效平台;还要扩大境外承包工程队伍,支持宁波市企业申报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对外劳务经营资格和对外援助项目实施资格,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工程招投标和承包的实力。在巩固美日欧主要市场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东盟、东北亚、中东、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二、加强WTO规则研究应用

      外向国际化经营本身在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充满了风险和许多不确定因素。宁波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及时指导中小企业按WTO规则开展国际化经营,降低各种风险。同时,为中小企业提高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预见性给予帮助:1)积极应对各种反倾销和技术壁垒,加快建立对外贸易预警机制,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2)加强国际认证工作。一是广泛深入宣传,大力推广ISO9000、ISO14000等一系列的认证工作,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认证覆盖面,使宁波市更多中小企业的产品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二是加强与更多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签订认证协议,实现双边、多边认证,对出口需要通过有关认证的产品,检验检疫部门要按照认证协议的要求和认证标准,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减少贸易摩擦和消除技术壁垒的影响。3)指导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给投资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提供进入国外市场的产品标准要求,帮助企业对面临的技术壁垒可能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的可能性进行预测。4)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宁波市有关部门,一要抓好国际贸易摩擦的形势教育、信息发布和应对业务的普及培训,做好应对准备;二要引导企业生产经营从设限产品向不设限产品转移,从设限市场向不设限市场转移,实施多元化经营,分散贸易风险;三要加强贸易预警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四位一体”应对机制,引导、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参与到贸易壁垒应对工作中来;四要加强与受影响企业特别是应诉企业的日常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应诉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支持企业应诉。

      三、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外向国际化产业发展

      尽管宁波临港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是临港工业的外向国际化还不够,出口交货值占全市出口交货值的比重只有29.95%。宁波市应凭借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全额出口加工企业、国际贸易企业,充分发挥宁波保税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国际贸易、商品展示的功能,促进宁波加工贸易的发展。积极鼓励宁波市中小企业与外资合资嫁接,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原料、零部件、设备及营销网络,发展外向国际化产业。宁波还应继续大力推进临港工业“双千亿工程”的进程。镇海炼化大乙烯项目、台塑项目、宝新不锈钢四期、五期工程、中华纸业白纸板三期、LG甬兴化工四期、中纬积体电路项目、杜邦PTA项目、三菱丽阳腈纶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开工投产,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注重培育发展一批产供销一条龙、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外贸企业。鼓励外贸公司以资产为纽带,优势互补,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整合,与生产、科研实体相结合,走贸、工、研一体的发展道路,提高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同时利用各种资源为宁波外向国际化发展服务。一是依托上海发展宁波对外贸易。充分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接受辐射和服务,抓住杭州湾大桥在建的有利时机,主动接轨上海,充分利用上海在产业、金融、航运、人才、对外窗口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宁波对外贸易。鼓励宁波中小企业参加在上海举办的跨国采购洽谈会,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借桥出海。二是加强同周边地区合作发展宁波对外贸易。利用宁波周边地区尤其是浙江省和周边省份的产品、企业等外贸资源发展宁波对外贸易,通过优惠政策、优厚待遇、良好服务和丰厚回报,吸引其落户宁波,加强宁波外贸辐射,实现多方优势互补,取得“多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