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750(2007)01-0042-07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4年6月25日第一家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以来的一年时间里,总体运行平稳,初现成效。截至2005年4月20日,中小企业板块共有39家公司按规定披露了2004年年度报告,媒体纷纷对年报进行了评论,业内人士认为年报的主要特点就是主营业务突出,盈利能力较强。 本文以中小盘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1)中小企业板启动较晚,按照常规思维,这些企业至少在形式上应该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设置专业委员会等;(2)与主板市场不同,中小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公司业绩的提高关系应该更密切;(3)将样本定位在中小盘,避免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干扰;(4)研究中小企业板这样的小样本可以寻找直接变量,能更好地描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本文对财务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以及高管薪酬的处理。 二、文献回顾 对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股权结构与业绩的关系研究;董事会与业绩的关系研究;考虑公司治理各因素后的全面研究。 (一)股权结构与业绩的关系研究 何浚在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国有股在总股本中的比例越大,企业内部人控制就越强[1]。Xu Xiaonian和Wang Yan认为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业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孙永祥和黄祖辉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托宾 Q值呈倒“U”型关系[3]。陈晓和江东使用电子电器、商业和公用事业三个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法人股和流通股对企业业绩有正面影响,国有股有负面影响的预期只在竞争性较强的电子电器行业成立[4]。陈小悦和徐晓东发现国有股和法人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股东的公司有着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强的盈利能力,公司治理效力更高[5-6]。夏立军和方轶强将上市公司细分为非政府控制、县级政府控制、市级政府控制、省级政府控制以及中央政府控制五种类型,发现政府控制尤其是县级和市级政府控制对公司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7]。 (二)董事会与业绩的关系研究 研究董事会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研究董事会的特定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如CEO的更换、接管与反接管等;第二是直接检验董事会结构与企业总体绩效的关系,如独立董事与企业的关系等;第三是研究董事会规模与业绩的关系。Weisbach发现由于外部董事占优势的董事会的独立性强于内部董事控制的董事会,前者经理人员的升迁与业绩的相关性也相对较强[8]。Yermach发现董事会规模与托宾Q值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凹型曲线关系,小规模的董事会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研究还发现小规模的董事会中CEO的报酬对业绩具有更大的敏感性,独立董事与企业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9]。孙永祥发现董事会规模与托宾Q值呈反向关系但不显著,与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0]。胡勤勤和沈艺峰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独立外部董事之间存在不显著的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独立外部董事的影响[11]。于东智和池国华发现董事会规模与ROE和EVA都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12]。骆品亮、周勇和郭晖发现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前后,公司业绩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公司业绩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无关,而且引入独立董事后,公司业绩似乎变得更糟[13]。 (三)考虑公司治理各因素后的全面研究 上述研究公司治理的文献都将重点放在了公司治理的某一方面,也有一些学者综合考虑公司治理各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施东晖和司徒大年从控股股东行为、关键人的聘选、激励与约束、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和信息披露透明性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指数,并据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与绩效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不高,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有正向影响,但对市净率却有负向影响[14]。白重恩等综合考虑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和中国特色——“一股独大”,设计了八个治理变量,系统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同时构建了综合治理G指标,研究发现治理水平高的企业的市场价值也高,投资者愿意为治理良好的公司付出可观的溢价[15]。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板启动较晚,还没有研究中小盘上市公司治理与其业绩相关性的文献。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截止到2005年4月20日,中小企业板块共有 39家公司披露了2004年年度报告,由于黔源电力 (002039)2004年未上市,本文将之剔除,本文的样本是2004年上市的38家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