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07)01-0091-03 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民营经济必然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虽然国家从宏观方面制定了许多促进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民营企业具有高速发展的前景,但是根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民营企业存在资金缺口。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对北京、顺德、成都和温州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难问题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创业的前期(5年以内)超过92%的企业依靠自身融资,主要来自业主、合伙人、及私人借贷。就追加扩大投资方面,被调查企业几乎完全依靠内部渠道自筹,主要来源为企业留存受益和业主的追加投资。融资难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理论界与实业界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从既有的研究来看,国内更多的文献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展开讨论,从企业自身角度的讨论较为零散,更多的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本文主要从民营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提出了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途径。 一、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 1.民营企业融资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 根据伯格(Berger)和乌代尔(Udell)的研究,企业主要依靠的融资渠道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1] (p187-229)理论上,从融资成本来看,以企业留存收益为资金来源,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发生融资费用,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从对企业的影响来看,以留存收益融资可以避免所有权与控制权稀释以及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关系来看,内源融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我积累能力,单纯依靠外源融资是难以健康发展的,因此内源融资是外源融资的基础;同时,外源融资是内源融资的重要补充,企业如果仅仅依靠内源融资是不能满足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的需求的。从资本机构理论来看,企业融资是一个随着企业的发展,由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内源融资这样一个交替变迁的过程,即企业在创业初期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进入发展阶段后,内源融资重要性下降,内源融资比例减少;到发展成熟阶段,内源融资比例又相对增加。 由表1可以看到,我国民营企业表面上内源融资比例很高。但实际上,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不同周期都依赖内源融资,即使在快速的发展阶段,也以内源融资为主,没有外部资金的注入,企业是很难发展壮大的。我国民营企业高内源融资的背后,暗含的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这是民营企业无奈的融资抉择。
2.外源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用融资,但银行贷款支持力度不够。 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或债券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但由于股票市场直接上市的门槛高,一方面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且必须开业3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另一方面企业上市不仅有严格的审批程序,而且上市费用就高达几千万元,所以大多数民营企业都被排除在股票市场之外。这样民营企业在寻求外部资金时,银行就成为主要融资对象。虽然银行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一直成增长趋势,但是,由表2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从银行所获得的贷款,在银行同期全部贷款余额中所占比例很低,还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7%,这与民营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是极不相称的。
从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看,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的事实,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不仅有我国金融制度不健全如国有金融机构的惜贷,融资环境差如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实力弱、政府作用不到位等外部原因之外,同时还有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企业的融资障碍。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自身障碍 1.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的认知障碍。 民营企业融资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民营企业外源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部分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认知偏差,很多民营企业的观念陈旧,因为很多民营企业是家族式企业,害怕从资本市场融资稀释自己的股权。企业管理者视野狭窄,融资知识缺乏,害怕融资风险,不愿寻求融资方式的突破。 2.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障碍。 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甚完善,造成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不稳定性。民营企业的不稳定性及高歇业率或倒闭率,加之在市场变动和经济波动中表现出的脆弱性,是金融机构惜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有近30%的中小民营企业在两年之内就退出市场,近60%在4年~5年内消失,如此高的倒闭率和歇业比率使得金融机构放贷时慎之又慎。另外,少数民营企业骗取金融机构信任后又恶意逃废债务,这些恶劣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累及其它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管理者不得不加大防范这种道德风险的力度,导致金融机构贷款意愿大大降低。企业融资能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企业的自身素质、资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