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639(2007)01-0111-05 新古典经济学分析问题最基本的逻辑是理性选择模型,即在个人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理性人依据自己的预算约束、借助于价格信号的指引进行相应的行为选择,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然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是孤立的个人理性、完全理性①。在这种理性下,个人是孤立的,没有社会关系,没有社会身份,也没有自己的偏好。然而,人既不同于动物,也不是原子式孤立的个人;人不仅有人性,而且有社会性,一国的文化传统不但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也会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约束空间。也就是说,不同文化背景下行为主体价值观的差异会导致行为主体不同的行为特征。于是,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模型来解释中国现实的经济问题,往往捉襟见肘,不能令人满意。我们认为,理性选择模型实际上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它决定了行为主体行为选择的基本方向;第二个层次是理性选择,在价值观的指引下,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遵循效用最大化逻辑。本文就是利用理性选择模型两个层次的分析方法,具体研究中国私营企业家的关系运作行为怎样导致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演变。 一、关系格局与中国私营企业家的关系运作模式 (一)关系的含义与来源 关系是理解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特征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关系的界定却存在很大分歧。齐美尔(Simmel)认为,当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其行为要受到群体的约束,个人也就建立了与群体的基本关系,这就是社会关系[2]。然而,齐美尔的定义却存在两大缺陷:其一,没有加入任何群体的人是否存在社会关系;其二,既然个人加入群体,其行为要受到群体的约束,那么个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对此,齐美尔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事实上,我们的社会是高度分工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依赖于他人才能生活,人们必须与他人进行交换,一旦人与人之间发生了交换也就产生了一种关系。如果把人比喻成社会中的一个点,那么,自己这个点与其他发生交换的点就构成了一种关系网络,网络中的点也会把其他关系网络带入其中。所以,关系总是一种交换关系,关系总是呈现出一种网络状态。当然,现实中的个人背后总有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也有一种关系,个人的行为总要受到组织规则和组织文化的约束。但是,个人加入相应组织的行为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趋同;二是借助于组织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就本文来说,我们重点研究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既然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那么,关系的来源、建立及其维护就需要认真思考。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首先,关系来源于个人的主观认同。主观认同包括血缘、地缘、业缘、共同特征等因素。没有共同的认同,人们不愿意与之交往,个人不愿意加入某一群体,或者很难被一个群体所接受。“同流合污”或“门当户对”的中国习俗说的就是这种认同的含义。关系的认同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理性选择模型的第一个层次相对应,决定着个人行为选择的基本方向。其次,关系的建立取决于一种功利性需要。关系的功利性需要与理性选择模型的第二个层次相对应,效用最大化的逻辑适合于功利性需要的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从收益的角度讲,社会关系是一种资本,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的话,就能成功地获得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3~5];从成本的角度讲,关系意味着相互的义务,一个人如果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别人的谴责,而且,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失去关系网络及其中包含的社会资源。最后,关系的维护依赖于交往。交往可以是一种感情的交流,也可以是一种功利性交往,交往的频率可以间接地衡量关系的密切程度。没有交往,即使有血缘基础也有可能形同路人,不断的交往能增加彼此感情,能够使得关系得以维护,这就是中国的俗语“远亲不如近邻”的真正含义。交往是一种具体的行为选择,如果价值观有着高度的认同,个人通常倾向于继续交往,维护既有关系;如果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自己总是得不偿失,个人就会倾向于疏远,久而久之关系就会断裂。所以,从个人主观认同、功利性需要与交往三个方面,我们认为,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和交往的社会纽带,依赖于这种社会纽带人们可以获取相应的回报。 (二)中西方关系格局的差异 西方的关系意识是建立在个人权利和独立自由的意识基础上,西方人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取向的,个人加入团体既取决于自己的认同,也取决于团体的认同。当个人加入团体或被团体接纳以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与团体关系相同,每一个人的权利与责任都是明确的,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受到团体规则的约束。同时,每一个人都拥有退出团体或加入其他团体的自由。但是,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以独立的身份与他人发生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独立个体之间通过后天的交往建立的可选择关系,这种关系格局类似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即“团体格局”[6]。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没有西方人那种个人独立和自由权利的意识,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中的是一种关系网络和关系意识[7]。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取向的,中国人的关系实质是先赋性的,其逻辑起点足以己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为基础。这种先赋性的关系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也逐渐被泛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后天的交往建立可选择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越靠近血缘关系中心,就越容易被接纳,也就越容易形成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越是远离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排斥,就会形成疏淡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具有同心圆波纹性质的差序格局。波纹中心是自己,与别人发生的社会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随着波纹与中心的远近,形成种种亲疏不同、贵贱不一的差序格局[6]。于是,以差序格局为基础,中国人的理性行为逻辑是:第一,中国人的行为是关系意识导向的,关系意识的核心是家族价值观;第二,在家族价值观的指引下,建立、维护、拓展关系网络的行为遵循效用最大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