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与行业收入差距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顾颖,岳永,房路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管理世界

内容提要:

本文从理论角度讨论了以往对中小企业发展认识及其出现分歧的基本原因。模型分析表明,即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只要准入政策才存在障碍,当企业个数增加时,垄断市场的效率也会趋近于一般均衡。以往的企业政策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激励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4年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并努力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但在微观企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层面,如何让更大的群体分享改革的福利增量,可能是理论界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图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中小企业发展与行业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理论回顾及其评述

      斯密(1776)用“看不见的手”的隐喻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个体经济单位与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和谐性。马克思(1867)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揭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收入差距拉大的不和谐事实。斯密与其随后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忽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一味的强调二者的和谐性,而马克思及20世纪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意识到二者的冲突,但是他们对理论成立的前提未能予以充分的阐释。

      斯密与马克思的分歧在于企业发展带来的福利增量能否为社会共享?这一问题在中小企业发展这一问题上被转化为,究竟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大型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更大的社会群体分享其发展带来的福利增量?科斯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对把公司规模作为经济增长外源决定因素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Kumar,Rajan和Zingales(2001)指出,各种自然的资源禀赋、技术、政策和机构等,都决定一个国家的工业组成状况和最佳的公司规模。Coase(1937)公司规模将反映出公司内部交易成本与市场业务成本之间的差幅,于是,当市场业务成本相对于公司内部成本下降的时候,最佳公司规模也下降了。由于各种不同的机构和技术等原因,这种差幅将因行业和国家不同而不同。从这种观点出发,各种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实际上不仅会扭曲公司的规模,而且还将潜在地损害经济的效率。

      (二)竞争秩序:n个企业的古诺模型

      Hamer(2004)指出,以往的政策往往以公立企业和大型合资公司为主导,从而使许多法律与中小企业相敌对;而事实上只有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和机会,才能实现公正的市场经济。

      竞争秩序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持依据,其形式化表述如下。

      

      

      这一模型的涵义正如Hamer(2004)指出,只有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和机会,才能阻止企业垄断和官僚化等现象,能避免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资源不被垄断在少数人手里,实现公正的市场经济。而我们国家以往的政策往往以国有企业和大型合资公司为主导,从而使许多法律与中小企业相敌对。以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为主的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面加剧市场结构的垄断局面,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接下来则是我们对这一结论的实证工作。

      (三)行业收入差距:劳均资本规模与中央投资

      由于缺乏行业需求规模、行业内企业数量及规模等相关数据,我们直接测度中小企业发展与行业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是困难的。在这里我们选取了行业劳均资本规模和中央投资两个指标进行间接的度量中小企业的发展,一般我们可以假设:(1)行业劳均资本规模越大,企业的规模越大,这一现象在制造行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2)中央投资比重越大,企业规模越大,尤其在中国目前,中央投资项目一般仅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相关。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行业收入差距与行业劳均资本规模、行业中央投资比重之间的相关性做出测度,以表明中小企业发展与行业收入差距拉大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小节拟从两个层面讨论行业收入差距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是从国民经济中农林牧渔、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金融业等20个分类的层面讨论;二是从采矿业中6个细分行业和制造业内部30个细分行业的层面讨论,这是因为采矿业和制造业的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这两个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我们首先从国民经济20个分类的层面讨论,采用这20类行业2003~2004年两年的截面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5》),以这期间工资的增长率为应变量,以行业劳均固定资产增长率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行业工资增长率与行业劳均固定资产增长率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93。该结论表明:行业工资的变动与行业劳均固定资产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

      接下来我们从采矿业中6个细分行业和制造业内部30个细分行业的层面来讨论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我们采用这36个行业2004年的截面数据。但由于在这一层面缺乏行业工资的具体数据,我们在此假设行业的收入水平应该与该行业劳均利润水平保持相关:高劳均利润的行业必然存在着高的收入水平,劳均利润率偏小的行业收入水平必然不会很高。在此假设下我们以劳均行业利润率为应变量,以行业中央投资比重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劳均行业利润与行业中央投资比重明显正相关,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9456。这一结论意味着:(1)高劳均利润行业或者高工资水平行业一般是那些中央投资比重高的行业,高工资水平可能与行政垄断或者政府的权利介入相关;(2)中央政府仍没有退出那些高劳均利润行业,并且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比重仍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以行业劳均行业利润为因变量,以行业劳均资产规模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行业劳均行业利润与行业劳均资产规模明显正相关,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7736,低于劳均行业利润与行业中央投资比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当我们控制了行业中央投资比重这一变量的时候,行业人均资产规模与行业劳均行业利润之间的系数大幅度下降。但当我们控制了行业职工N这一变量时,行业人均资产规模与行业劳均行业利润之间的系数又上升为0.012,P值为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