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既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乡镇企业如何转变自身的增长方式及农行如何确立支持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策略,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乡镇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净增量中有24.4%、全国工业增加值净增量中有41%、出口商品交货值净增量中有44.9%、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量中有35.2%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开发农村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现从业人数已达1.62亿)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原有的各种优势正在削弱或丧失,问题正日益突出: (一)产权关系不清。由于产权不明晰,名为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实际上成了地方政府的附属体,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并无法人地位,法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种状况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不少企业厂长(经理)不承担任何风险,企业上去了,个人名利双收;企业亏损倒闭,他们可以一走了之,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受社区利益的驱动,加上小生产方式的影响,布局过于分散。据调查,目前乡镇企业的80%分布在自然村落、12%分布在农村集镇、7%分布在小城镇、1%分布在县以上城镇。这种布局过于分散的状况必然造成:一是项目重复建设、产业产品结构雷同、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易受市场波动的冲击。二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造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浪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也给“三废”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三是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三)从整体素质上看,仍普遍处于低水平状态。一是技术装备落后。据调查,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中,属国内80年代水平的约占10%,60年代和70年代水平的约占60%,50年代及以前的占30%,同时现有设备中急需淘汰的占25%以上。二是劳动者素质低下。主要表现为文化水平低、技术人员比例过小。据调查,乡镇企业职工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仅占0.35%、高初中的占50%、初中以下的占39.4%;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仅占0.16%、初级职称的只占1%左右。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经营管理极为粗放,采用的仍是家长式、作坊式的管理方式;企业核算观念淡薄、财务混乱;权责不明,缺乏约束机制;利润不实,负担较重。据报载,有些企业要负担60多个部门、200多种提留、附加、 摊派。 (四)资金投入大、负债率高、效益低。乡镇企业基础较为薄弱,其发展的高速度、高产值主要是靠上新项目,靠资金的大量投入取得的。农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和比重逐年上升就是一个例证。从投入资金的来源看,借入资金比重大、企业自有资金少,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高达70~80%,还有的百分之百靠借贷资金过日子,使得企业效益难以提高。 二、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乡镇企业外延扩张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成为乡镇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桎梏,转变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已迫在眉睫。 (一)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是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的思想保证。要统一人们对乡镇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问题上的认识,实现指导思想的“五个转变”,即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转变到对现有企业挖潜、改造、改组和扩建上来;从主要追求产值和速度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到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上来;由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转变到注重长远利益上来;由重负债轻自我积累转变到以自我积累为主上来。 (二)要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转变,并同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乡镇企业布局相对集中,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合理使用;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从而形成集聚效益和规模优势。因此,要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把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运行质量,最终实现农村工业化。 (三)加快设备更新,提高劳动者素质。乡镇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制于设备的陈旧和人才的缺乏。所以,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归根结底要靠加快设备更新、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集中资金,加快现有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要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开发更新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采取高薪聘请、外派培养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提高企业员工文化技术素质,以适应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 (四)挖掘内部潜力,向管理要效益。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挖掘内部潜力。第一,要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要从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使企业真正成为“四自”的市场主体。第二,企业要加强自身积累、充实自有资金,减少对借入资金的依赖,以提高抗御市场风险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第三,要对企业实行优化组合,推动企业上规模、上管理、上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