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在分析县域乡镇工业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指出组建乡镇工业小区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乡镇工业宏观布局的合理方式,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巨大动力,小城镇则是建设乡镇工业小区的最佳场所。同时讨论了乡镇工业小区及其网络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协调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 关键词 乡镇工业 乡镇工业小区 小城镇 协调发展 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和小城镇发展是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研究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协调关系。本文所述的乡镇工业小区,是指以乡镇工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活动、乡镇工业企业集中连片分布的区域;小城镇则包括小城市、县城、建制镇和集镇。 霍邱县地处皖西,是安徽省的面积和人口大县。县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北临京九、南靠长江经济带、两条国道纵横交汇、合阜高速公路贯通南北的区位条件,都使乡镇工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1980年至1995年的16年间,全县乡镇工业产值由1201万元(占全县社会工业总产值的14.4%)增长到315000万元(占全县社会工业总产值的85.9%)。与此同时,各级农村乡镇中心,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但目前,城市的乡镇工业和小城镇的发展都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研究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和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1. 组建乡镇工业小区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当前乡镇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到目前为止,霍邱县域内乡镇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无序分布的道路,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和随机性,集镇以上的乡镇中心集聚很少。这种过于分散的布局状况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已成为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1.1.1企业分布分散、小城镇集聚少、集聚效益低 据统计,霍邱县乡镇企业在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所在地的分布分别占总数的75%、7%和12%,而在县镇的分布仅为6%。在乡镇工业发展的初期,这种分布态势有利于扩大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今天,这种松懈无序的企业间组织结构、小型分散的空间布局是与资源优化配置和追求规模效益的市场经济发展相悖的,因为过于分散的布局使企业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复建设,投资大,成本高,降低了乡镇工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各企业之间相距较远,协作困难,削弱了乡镇工业向专业化、联合化方向发展的动力,享受不到因集聚带来的效益。 1.1.2占用土地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过于分散的布局使乡镇工业企业用地具有很大的扩张性和浪费性。盲目征地、无规划建设和占用良田等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率低。1980年至1994年的15年间,霍邱县耕地减少2.8%(3808ha),其中相当部分为乡镇工业企业所占用(见表1)。 (表1) 霍邱县1980年—1994年耕地面积变化*
*资料来源:霍邱县统计局 由于乡镇工业布局各自为政,生产缺乏联系,加之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因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少,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多,污染范围广,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1.1.3平均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业同构明显 霍邱县现有乡镇工业企业1.26万个,每个企业平均职工9.1人, 企业平均产值约25万元。这种小规模的企业生产不利于现代化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了生产成本,缺乏规模效益。和城市工业相比,乡镇工业使用的技术设备陈旧落后,能耗高,废弃物排放多,原材料浪费大。 在产业结构方面,由于缺乏全局规划,信息不灵,乡镇工业发展有一定的盲目性。全县乡镇工业内部、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之间都存在高度同构,造成企业之间对资金、原料、市场争夺激烈,而企业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微弱,县域内企业在低水平上相互竞争,形成资源紧张、产品积压、效益低下的困境。 1.2乡镇工业小区是乡镇工业布局的合理方式 乡镇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在小城镇组建乡镇工业小区,既是乡镇工业发展内在规律的表现,有利于乡镇工业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也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乡镇工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1.2.1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 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可使县域内乡镇企业通过优化组合、分工协作加速向规模化、企业集团化方向发展,并逐步采用大型设备,扩大企业规模,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机制,尤其是使生产工艺和资源综合利用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集中成组布局,便于企业间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原料、燃料的各种有用成分,最大限度地节约从一个生产环节到另一个生产环节的物资与劳动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规模效益。在小城镇组建乡镇工业小区则可使企业利用小城镇原有的公共设施,节约厂外工程投资费用和节省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