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研究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资金,适度负债经营,既可以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又可以通过借入资金缓解自有资金紧张的矛盾,因而是正常、必要的。但是,负债过多,必然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可能由于利不抵息而面临破产的危险。国际金融界将资产负债率65%作为债务警戒线,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企业的负债率都控制在45—60%之间。从苏南地区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锡山市来看,据财务统计资料反映,1990年底镇村集体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34%,到1995 年末负债率达到66.12%,上升了7.78 个百分点(如上部分宕在结算帐户和挂在镇、村实业公司帐上的借款,负债率要突破70%)。全市33个镇,负债率低于60%的仅8个镇,占24%,负债率高于65%的有20个镇, 占67%。应该说,“八五”期间的五年是乡镇企业大发展的五年,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经济总量增加较快,然而,高负债和低效益,资金紧缺和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矛盾客观存在。 一、形成的原因 (一)乡镇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功能减弱。 1、企业积累水平呈下降趋势。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得益于市场, 依靠灵活的机制和优惠的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乡镇企业原有的优势已经丧失,多种所有制性质企业之间形成公平竞争的氛围。企业要发展,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不断注入资金,但是从近年来的分配年报资料反映,乡镇企业的自有资金积累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锡山市5045家镇村集体企业,1995年交、留、分三者比例为31:24:45,而1994年三者比例关系为26:35:39。由此可见,积累水平在下降。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企业经济效益低;二是上交镇、村任务重;三是职工分配增幅大。由于企业不能保证留下足够的发展资金,企业经营仅仅只能维持原有经济规模,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向外举债,企业最终必然形成高负债运转。 2、监督管理乏力,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管理失控。近年来, 受社会的影响,企业内部兴建舞厅、歌厅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甚至不惜举债装潢豪华娱乐场所和购置娱乐设施,多则上百万元,少则十几万元;汽车、大哥大、烟、酒、礼品、招待费等费用支出有增无减;各种名目的考察、参观活动频繁活跃,企业领导大过旅游之“瘾”,结果“空来空去”,仅考察费开支就几十万元。由于大量资金用于非生产性开支和建设,没有资金周转,为维持正常生产不得不向外举债。 3、企业社会负担较重。乡镇企业由于其性质决定, 一开始就肩负着反哺农业、支撑镇村公共事业的责任进入市场,步履艰难。在部分地区相当严重,向企业摊派的名目多达几十种。这也是导致乡镇企业负债率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企业资金、资产沉淀严重。 1、两项资金占用居高不下。乡镇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总额大, 资金紧缺和资金大量沉淀的矛盾,是多年影响和困扰企业生产经营及发展的老问题。据财务统计资料反映,锡山市镇村两级企业1995年底,两项资金占用额127.13亿元,比年初又增加8.64亿元,增7.3%。 两项资金的过量占用,一方面阻滞了资金周转,降低了资金产出率和收益率,另一方面是“有息借贷,无息放债”,加剧了资金紧缺的矛盾。 2、新办企业新上项目缺乏可行性论证。 前几年由于部分市(县)、镇、村政府官员片面追求政绩、追求高速度和高产值指标,企业迫于压力不得不以通过增加投入来求取外延上的扩大再生产。有的不顾客观条件、不搞市场预测和经济分析论证,高额负债,盲目上项目,强行上规模、铺摊子,结果大量资金被占用或沉淀,投入高、产出低,经济效益很不理想。甚至有的镇赶潮流,一哄而起,企业刚建好、投产,又不得不转产、停办,造成不少“半拉子”企业,背起了偿付本金和利息的沉重包袱。 (三)企业投资方式和资金来源单一。如锡山市镇村两级企业1995年末实收资本总额86.46亿元,其中:镇村集体资本金71.8亿元,占83.04%;法人资本金5.42亿元,占6.27%;个人资本金2.7亿元,占3.13%;外商资本金6.53亿元,占7.56%。上述数据说明,企业吸收外来投资的能力不强,由于乡镇企业属集体所有,举办企业,除中外合资、有限责任、股份合作制等类型外,都要由镇村集体独家投入资金。根据市场竞争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企业要形成规模优势,扩大投资规模是其中措施之一,而投资方式和资金来源的单一性,必然导致对负债的依赖。 二、产生的后果 1、使企业经营难度增大。企业利用银行贷款、 各种借款以及民间集资,或是维持企业运行,或是扩大生产规模,正常情况是能在经济运行过程结束时,通过企业的经济增量来偿还本金和利息,而且还有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剩余(通常人们讲的企业积累)。但在近年乡镇企业总体运行绩效不佳的状态下,企业在有限的(甚至为负的)资产增值面前非常为难:一难,难于还本付息,不能积累资金以满足扩大企业规模和技术改造的需要;二难,难于承受保持和提高职工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而形成的对资金的需要。迫于这种压力,企业往往扩大负债,致使债务越滚越大,自有资本越来越少,最终步入破产、倒闭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