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

——振兴乡镇企业的必由之路——太原赵家堡企业集团公司建立股份合作制的经验与启示

作 者:
崔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太原赵家堡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是闻名全国的十大著名乡镇企业之一,其产值1994年达5亿元,一年给国家上交税款1500多万元, 人均上交6000元,经济效益在全国全省都名列前茅。本文是作者多次到赵家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作而成。文中通过介绍赵家堡村办企业制度的历史沿革,阐明股份合作制是振兴乡镇企业的必由之路。文章对赵家堡股份合作制的若干特色:坚持公有,规范股份,走共同富裕之路;政企分开,充满活力的领导制度;党的导航引向战斗堡垒作用;责权对称的组织制度;有效的分配和激励制度;领导班子的“凝聚效应”等方面都结合时间顺序和制度创新加以论述。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企业制度 企业管理 股份合作制

      一 赵家堡村办企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兴办乡镇工业的诱因

      赵家堡位于太原南郊的潇河岸边,过去曾是一个以种粮为主的普通村落,早在70年代初,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学大寨先进集体。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始终未能走出“高产穷村”的怪圈。

      1975年,会计出身的青年党员赵贵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肩负全村人的重托,开始纳谋:我们的父老乡亲,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明没黑干一年,到头来仅仅能填饱肚子。如果继续把全村劳力拴在土地上,小打小闹走“独木桥”,不但农业发展不了,集体经济的台柱子也有垮掉的危险。耳闻目睹和深思熟虑,使他得出了一条结论:要想迈大步,还得搞工副。他把想法拿到支委会上同大伙一商量,马上得到赞同。就这样他们说干就干,在“割尾巴”之风刮得最凶的时候,一个由18名工人组成的小型翻砂厂秘密诞生了,当年就赚了两万元,在赵家堡这块祖祖辈辈务农的黄土地上,首次出现了工业的萌芽。

      (二)第一次采用股份制经营

      进入80年代,改革的春风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赵家堡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在短短的几年内,赵家堡的暖气片村办工业一年一个新台阶,一跃为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然而,困难与发展总是频频交手,“泥腿子”们经营的村办企业,尚属粗放式经营。一方面,村办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工业、农业争劳力,务农收益相对抵的矛盾,村里劳力流向一度向工业倾斜,把种地看成了累赘;另一方面,在各地普遍推行大包干,兴起“承包下放”热的大气候下,有的地方由于片面理解开放政策,不同程度出现了“分光吃尽”的倾向,这股风也波及到了赵家堡,使一些人误认为承包就是分田单干、拆散集体。1984年,这些矛盾终于聚集到一个焦点:是散伙分家,还是继续走公有制为主的道路?

      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使肩负重任的党支部一班人更加感到担子的沉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党支部一班人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和赵家堡的实际情况,并从有利于缓解各种矛盾出发,在坚持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大胆采用了当时本地尚无先例、争议较大的股份制经营方式,并相应作出了三条改革决定:(1)政企分设,组建暖气片工业公司, 按全村劳力前五年投工数进行折股,实行公股和私股相结合的股份制;(2 )成立农业服务社,除口粮田下放到户外,其余均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连片种植;(3)企业用工全部改为劳动合同制,实行效益浮动工资。 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待遇。

      这些决定一公布,马上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各种矛盾迎刃而解,闹事的不闹了,务农的安心了,外出帮工的又被吸引回来了,通过第一次采用股份制经济,赵家堡的集体经济被完好地保留下来,这艘驶向小康航程的共同致富之船,在渡过一场轩然大波之后,又加速前进了。

      (三)从农业式管理到工业式管理

      企业的征程总是伴随着困难与风险,由于采用经营农业的方式经营工业,产品供、产、销方面均一次次地出现危机,特别是质量问题使赵家堡人交了几次“学费”。挫折和教训使他们看到了质量和信誉的力量,并且坚定了以质量信誉树立自己企业形象的观念。他们开始下决心由农业式管理向工业式管理转变,严把企业管理关,把目标投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上,苦练“内功”,一个以五大体系为主框架的村办企业运行模式建立起来了。

      ——建立了目标化的生产经营指标体系。从总经理、公司各科室到分厂厂长(经理)、车间班组,层层都有明确具体的考核目标;公司下属14个分厂,其建设规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生产计划、人员配备等条件基本一样,这就使各厂在同等起跑线上自然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

      ——建立了规范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以滚动创优为目标,相继制定了一整套程序化、科学化的规章制度计35种400余条, 各个环节都遵循PDCA循环法进行工作;不断完善了质量检测手段,使生产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的质量控制状态。

      ——建立了网络化的供销信息体系。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设立了12个办事机构,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从而形成了供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建立了科学化的新科技开发体系。成立了新产品研究所,先后筹资几千万元,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

      ——建立了系列化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公司设有基建、水电、环卫、汽运、邮政、招待所等若干服务单位,为生产厂提供全程的后勤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