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要科学正确地实施规模经济战略

作 者:
陆阳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经营与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实施规模经济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乡镇企业新腾飞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

      那么,对于基层来说,该怎样科学、正确地实施规模经济战略呢?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注意点:

      一、发展规模经济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升华。

      现在,有些企业领导对发展规模经济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认为发展规模经济就是提高企业生产能力、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其实,发展规模经济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根据这几年的实践,可以总结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物质消耗,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从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总是与企业效益的好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说来,当企业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对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相对较高,单位投资相对较省,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经济效益自然就相对比较高。应该说,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这并不是实现转变的唯一途径,更不是实施规模经济战略的正确选择。扩大经营规模是重要的,但更要看的是企业规模是怎样形成的,看规模的内容,看规模扩大后的效益。

      发展规模经济,不是低水平的简单产品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现有企业的“同类项”合并,而是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基础上“质”的转换,“质”的升华,是高起点上“量”的扩张。为此,发展规模经济不仅要注重扩大经营规模,更应注重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应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到立足现有基础,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现有企业挖潜、改造、充实和提高上;应从主要追求社会生产总量增加,偏重产值速度和产品数量,转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品种、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从主要靠生产要素扩张,增加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如果只注重扩大经营规模,忽视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那就难免会陷入盲目增加投入、铺新摊子,总量增加而效益下降的困境。

      二、发展规模经济要注重适度。

      实践证明,企业只有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要素的潜力和优势,提高投入产出率。

      什么是适度?所谓适度,即是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规模和结构,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企业经营者、生产者的素质能力相适应,有利于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即:成本最低、盈利最大、最经济、最合理、有着较高投入产出率的企业规模,就是企业的适度规模。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经济生活的多样性,无法使各类企业都有统一的或共同认可的适度规模。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足国情,全面分析、正确估量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分析对比企业规模方案,从中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首先,要正确估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条件。把作为发展规模经济主体或载体的产品或企业,放到市场大背景中去评判、分析,既要了解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更要分析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特别是潜在市场有多大,生命周期有多长;是处于上升期还是衰退期,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等。只有市场前景好、投入产出效益好、属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品、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发展规模经济的主体或载体。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企业内部因素,即企业所采用的技术、工艺、管理和组织结构的特性,根据最小因子定律即“木桶”原理测算出应有和可能实现的规模程度。

      这才是发展规模经济应有的科学态度,如果在未作深入研究分析的前提下,就盲目地把若干企业归并为一个企业集团,或盲目加大投入,片面增加企业资产总量,即称为规模经营,都是不科学的,是不能达到规模经营目的的。

      当然,企业规模经营的适度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也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适时测算和调整企业规模经营的适度点。

      三、发展规模经济并不排斥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企业规模呈集中化的趋势,是工业生产社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同规模企业的并存发展也是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律。

      “九五”的到来,意示着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时期的到来,在“一次创业”时期,企业生产的集中主要表现在产品的集中、生产要素的集中,此时的企业组织形态可称之为“沙丘”形态,一场风暴过后,消失了一批,但同时又形成了一批新的“沙丘”。在“二次创业”期间,随着生产技术和分工协作的发展,生产集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的零部件、相同工艺作业的集中,和大型企业集团的产生和发展。不同规模的企业将形成以若干大型规模企业为骨干、众多中小企业为基础的松散或紧密的企业共同体,形成“众星拱月”式或“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格局。规模企业高度集中的专业化生产,以中小企业更深层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基础。所以,二次创业期间规模经济的发展并不排斥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但是,中小企业又该怎样发展呢?笔者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要求,坚持科技进步和强化管理,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高、小而特”的发展路子。而对于那些重复建设、低起点、非专业化、产品结构趋同,与规模企业争资源、争市场的小型企业,则要坚持改革的思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存量资产的调整和流动,使闲置资产向优势产品、企业、产业集结,形成更大的规模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