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垦是一个三大产业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群体。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向农工商(集团)总公司的转制,标志着上海农垦正以崭新的面貌和蓬勃的生机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发展。 旧体制的弊端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上海农垦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体制。由市政府的主管部门——市农垦局(1976年改为市农场管理局)直接管理所属农场、公司的生产、计划、财务、劳动工资,一直到职工的调动。分布在市郊四个县(区)和两个省的各国营农场,都是一个个自成体系的“小社会”。作为政府主管农垦的职能部门,还要负责管理农场区域内的城镇建设及其配套设施,以及相应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 这种体制在上海农垦的初创阶段为动员和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大规模围垦荒地,发展初级农副业生产,发挥了作用。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国营农场成为安置城市知识青年的主要场所,先后安置了37万余名知识青年。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农垦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也日益暴露出弊端。主要表现在:国营农场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为了保证各种政治性任务的完成,长期以来没有被作为企业来对待;政府主管部门权力集中,统得过死,管得太多,农垦企业缺乏应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缺乏生机和活力;政府主管部门对农场实行收入全部收缴,支出全额核拨,经济上统收统支,农场没有盈亏责任,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职工分配与劳动成果和经济效益不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铁饭碗”、“大锅饭”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封闭性,单一经营农业,比较效益低。重生产(而且是原料性生产),轻流通,加工与销售利益都流失了;企业办社会,经济负担沉重。 旧体制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农垦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上海农垦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因此,对旧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上海农垦改革逐步展开。今天,上海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已发展为一个大型企业群体,下属40个子公司(其中包括18个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8万亩,在职职工15万人,工业企业500家,其中合资企业230家,在13个国家和地区办了22家公司和企业。第三产业的各类商店1500多家,其中在市区800多家。现在,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在大街小巷看到有“农工商”标志的出租车队和各种商店。 近几年来,上海农工商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5年总公司国内生产总值达18.8亿元(90年不变价),比1990年增长160%, 平均年递增21.3%;销售(营业)收入180亿元,比1990年增长481%,平均年递增42.2%;固定资产投资“八五”时期累计完成54亿元,比“七五”时期投资增加5倍半,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38亿元,增加固定资产22 亿元,同“七五”相比,质量规模,资产规模有了极大的扩展;1995年利润总额6.5亿元,“八五”时期累计利润21亿元, 比“七五”时期累计增加16.5亿元,1995年全系统粮食总产达16万吨,常年亩产达900 公斤,跃进农场已经连续5年实现万亩吨粮田。1995 年全系统职工工资总额和年人均收入分别是1990年的2.8倍和2.9倍。上海农垦以不到全国农垦2%的职工,创造了占全国农垦总利润的30%。 现在农场的职工,不仅收入增加了,还实现了“小四化”:住房新村化;炊事燃气化(做饭用上了沼气、液化气),环境园林化,通讯现代化(家里装了程控电话)。有些农场还为职工造了非常漂亮的小别墅,农场所在地已建成生活娱乐设施齐全的集镇。 过去说起农场,大家想到的是知青,是知青纷纷要求离开农场,是农场又脏又穷的艰苦生活和种种不稳定因素。现在提起农工商,都讲农工商有活力,有实力,很多人都想到农工商企业来工作。近年来,社会上和离开农垦现在又回到农垦企业来工作的就有几千人,还有很多企业想和农工商做生意,办联合企业。可以说在上海,农工商几乎是家喻户晓,“三百六十行,都有农工商”。确实,我们的产业很多,比如农业,有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蔬菜、水果、花卉、草坪,样样都有;工业有88个行业,生产2000多种产品;商场有1500多家,经营的商品很多。 农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垦干部职工的精神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在农垦工作的人,不仅收入低、生活艰苦,而且还被亲友和社会上的人看不起,总感到农场搞不好,看不到希望。现在,农垦职工不仅享受到农场发展变化为自己带来的实惠,而且通过亲身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如何办好农场和加快农垦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而且路越走越宽,发展越来越快;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法、思想境界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现在感到国营企业能办好,农垦企业大有希望。上海农垦所取得的这些成绩,要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要归功于市委、市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要归功于上海农垦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也是我们党政一班人团结一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 第一、深入调查,摸清情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1987年秋天,我来到农场局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围绕办好农场、发展经济、深化改革进行调查研究,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所有的农场和公司,采用一看二听三问四讨论的方法,广泛地听取了干部的意见和要求。 通过调查分析,我总结出了农垦十个方面的优势和十条不利因素及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三难、二思、一要”的心态。 三难:是农场难办、职工难弄、干部难当;二思:是人心思散,人心思走;一要:是要求改变农垦的落后面貌。所谓三难,即国家对农垦企业取消计划经济后,如何办好国营农场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农场的资源少,发展的空间小,没有资金来源,平均一个职工只有一亩多耕地,工业企业设备陈旧、产品档次低,效益差。全局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3亿元,三产的销售收入只有4亿元,除了在农场有些小商店外, 在市区基本没有商业网点。农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利,都在效区最远的海边,还有三个农场在外省,交通不便、电力不足、通讯条件差、信息不灵、社会负担重、遗留问题多,职均年工资仅1300元,收入低,生活条件差。局对各单位还是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方法,管得很死,企业把大家紧紧封闭在农场范围内,哪一个单位要离开农场,到郊区到市区办企业发展三产,都不准许,不准违背束缚在农场内部的办场方针,把大家赶回去,只允许富裕劳动力到市区来打工,把农垦经济变成了农场地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