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搞活场办工业的若干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景杭 河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

原文出处:
中国农垦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河北垦区的工业都是清一色的场办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垦区经济的主导产业:199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实现利税1100多万元,占农垦利税总额的92%。农垦工业的发展,对促进农垦事业的繁荣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场办工业越来越显得不适应。1994年出现亏损企业215户,亏损面高达45%,亏损企业亏损额突破了亿元。 一批骨干企业逐渐丧失了优势,大批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不少企业发不出工资,部分职工失业、待业。场办工业遇到了空前的危机。怎样认识危机?如何解决危机?已经成为摆在河北垦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改革农场对场办企业的管理方式

      河北垦区工业机制不活,首先与场办工业企业的管理体制有关。一个农场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前几年虽然也进行了承包经营,下放自主权等多项改革,但至今仍然没有改变场办企业附属物的地位,农场集权力于一身,把企业捆得死死的。农场对企业总是采取抽肥补瘦的政策,使得该死的不死,该活的不活;在分配上总是强调一个农场要大体平衡,照顾左邻右舍,实际形成了企业间的大锅饭;在干部使用上,工厂厂长、副厂长,甚至中层干部、车间主任都由农场任免,这个单位干不好,就易地做官;在用工上,企业录用工人,员工的调入、调出都由农场劳资部门批准;企业既得给国家交税,还得向银行还贷付息,又需向总场交管理费,实现利润的70—90%被拿走了,即便是给企业留下的很可怜的一点钱,也必须经农场批准才能使用。如此等等,造成企业没有积极性,领导人没有积极性,职工群众更没有积极性。这是场办工业机制不活、竞争乏力、效益低下的体制方面的内在原因。因此必须彻底改革农场对场办工业的管理方式。改革的思路是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由管生产变为管资产,由行政干预变为协调服务。

      通过农场的公司化改造,以资产为纽带,把农场和工厂变为母子公司体制。通过产权界定,明确产权主体,农场作为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股权管理,承担风险、分享红利,并以出资额为限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不再具有其他职能。工厂作为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拥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资产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这样就从体制上理顺了农场和工厂的关系,从制度上规范了双方的行为。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才能打破场办工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切断农场对工厂的种种束缚和控制,彻底还权于企业。企业有了真正的自主权,才会有压力、增动力、添活力,才能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才有条件同其他企业一样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二、转变农场职能

      改革场办工业的管理方式,决不意味着农场管理工作的浅化和责任的减小,而是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农场必须转变观念、转换职能、转变工作方式,把工作的重点转向搞好规划、协调、指导、服务上来,着力抓好场办工业企业办不了、办不好、涉及全场的大事,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根据省局的有关规定,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全省统筹,解决职工养老后顾之忧,解决新老企业退休费畸轻畸重的问题。二是根据个人拿一点、企业出一点、农场筹一点的原则建立全场职工待业保险基金,为企业加快三项制度改革创造条件。三是抓好全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生产鸣锣开道、保驾护航。四是协调好场内场外、企业之间、上下级之间方方面面的关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空间。五是搞好全场的公益事业建设,同时加大住房、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为职工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搞好要素市场的建设:以农场物资、商贸部门为核心组建生产资料市场,为企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服务;以农场科委为核心组建科技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趋势等科技信息服务;以农场财务部门为主组建资金调配中心,为企业提供金融资金服务;以劳资部门为核心组建劳动市场,为企业提供劳资服务,搞好岗前培训、在职轮训、下岗转训和再就业工程;以组织人事部门为核心组建人才交流中心,为企业招聘、培训、交流各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搞好规划和监督:农场对场办企业的宏观管理主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控股、投资等经济手段,搞好全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扶优限劣的政策导向,使全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更加优化,从而实现全场的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场的整体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的几何增长。二是运用农场的审计监督职能,加强对场办企业的间接管理,监督企业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监督国有资产的运营状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抓大放小,深化改革

      场办工业情况千差万别,搞活企业不能套用一种模式,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抓好大的、放开小的”的指示精神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化企业改革,探索搞活场办企业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骨干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多数搞成有限责任公司,少数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集团的模式搞。通过招股、扩股、兼并、联合等措施,使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实力、提高竞争能力;通过科学设置企业内部的治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使企业生产经营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主体,确定法人财产权;通过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分清农场和企业的职责,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