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作 者:
张志 

作者简介:
张志 黑龙江省委党校经管教研室

原文出处:
学术交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很快,1994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600亿元,纯利润31.8亿元,实缴税金13.1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61%、37.1%和35.1%;乡镇工业产值达301.1亿元,比上年增长59.4%,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6.9%,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乡办工业拉动全省乡以上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 尽管我省乡镇企业这几年发展较快,但与发达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总量少、速度慢、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低、对全省经济拉动力小等。造成我省乡镇企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要是产权关系模糊。因此,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重组产权关系,重塑产权主体,明晰产权归属,构造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形成利益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混合经济。但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的进行。笔者认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才能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对改革的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些地方在观念上仍然抱着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不放,一边干着乡镇企业,一边推行的是国营机制那一套,总认为国营的好;在对待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上,重视发展速度,忽视企业改革,有的还认为乡镇企业本身没啥改头,不想抓,不愿抓。一些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要领导认识不高,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没有把产权制度改革摆上重要日程,认为发展生产,搞好销售是硬件,改革是软件,甚至可有可无。有些领导思想观念落后于改革形势发展,因循守旧,求稳怕乱,不愿担风险。还有的怕损害部门和企业领导既得权力和利益,不积极主动搞产权制度改革。甚至还有个别主管部门把改革看作是多余负担,认为这是体改部门的事,不愿意去抓。这些思想认识和组织领导上的阻碍都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

      2.改革面不宽,推进力度不大。全省乡村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比例仅占32.5%,有的地市还不到10%,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一口价”承包或“二国营”状态。个别地方单纯用承包代替改革,用集资代替股份合作制。有的把优势企业排除在产权制度改革范围之外;有的对劣势企业束手无策,没有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劣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摆脱困境的突破口,致使微利企业、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的状况没得到改变。

      3.在推行以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中,股金来源的渠道较窄,没有充分发挥农民是真正的投资主体作用。如大庆市在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职工和社会个人投入股金仅占股金总额的39%,配套措施滞后,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资产评估、监督约束、权益保障方面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保证,致使少数股份合作企业被迫“流产”;运行机制不规范,有些企业表面实行的是股份合作制,但产权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明晰,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善和优化,而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

      4.一些地区改革指导工作跟不上,形式单一,实行一刀切,缺少一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指导又会操作的骨干队伍。

      二、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思想解放力度。要使乡镇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再登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宏伟目标,使乡镇企业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需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来保证。这是因为:(1)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在于健全的市场活动的主体。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模糊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使其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2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加快发展的需要。1994年黑龙江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5%; 乡镇工业产值占全省全部工业产值比重全国低30多个百分点;乡村集体企业平均拥有固定资产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要摆脱总量少、速度慢、规模小、实力差、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的状况,就必须改变“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走联合经营、联合发展的路子。推行股份合作制、组建企业集团以及进行租赁、兼并等多方面的改革,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3)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是对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制度进行的一场深刻革命,必然要冲击和突破传统的体制和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新的转变,改革的难点就很难突破,改革就很容易搁浅,甚至半途而废。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发展和稳定最终靠改革加以实现。产权制度改革能不能搞好,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思想是否解放,只有领导思想彻底解放,就能从改革的决策到实施,从全面推进到难点突破取得较好成果。可见,解决好各级领导者的观念问题是关键。

      2.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多种形式的改革。乡镇企业行业很多,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相距悬殊,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因厂而宜。坚持多种形式,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适合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股分合作制是适合乡镇企业现有发展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易于被企业接受的改革形式。在推进股份合作制工作中,一是加快老企业改造步伐;二是对新办企业按新厂新制组建运作,并加大组建民间股份合作企业步伐。推行股份合作制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改造与新办相结合的方针。目前推广面较小或刚起步的地方,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上,发展起来之后再逐步加以规范和提高,并按新的机制更好地运转起来。通过规范,对一些规模比较大、效益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竞争能力比较强的乡村集体骨干企业,可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规范股份合作制政策性很强,应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不能搞一刀切。对乡村集体企业改造和新办的股份合作企业,要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建立企业章程、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组织机构、活化企业运行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对农民个人投资合伙办的股份合作企业,特别是一些生产经营比较稳定、有定型产品、规模比较大的工业企业,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帮助搞好规范工作,使其走上更加健康地发展轨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