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程 1994年,我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133.23万元,人均10774元。实现利税总额2507.9万元,其中利润总额1802.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9万元,劳均创利税5677元,人均年收入3838元。根据小平同志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我场已经走完了第二步,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和农业现代化、农场工业化、场部城镇化、职工生活文明化。 (一)农业现代化。 首先是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新洋农场已在6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实现了水利河网化、农田林网化、作业机械化、土壤有机化、种植模式化。 水利河网化。经过40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累计完成土方2000万立方米,修建涵洞10座,小型电灌站48座,引水渡槽24个,干、支、斗渠配套,排灌分开。同时形成了千米长、百米宽的条田481条, 排涝抗旱能力达到日雨150毫米不受涝,遇旱随时随处能灌溉, 大大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田林网化。为了改善农田小气候,增强抗灾能力,在近9 万亩土地上,营造农田防护林,计有南北向的主林带460条,东西向的副林带8条,加上河堤、公路两侧及宅基前后的林带超过万亩,林木覆盖率达11.7%。林网形成后,明显提高了生态效益和防护效益。 耕作机械化。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大规模采用农业机械,发挥了国有农场机械化程度高的优越性。我场有4个分场1个种子场,每个分场有1个机耕队,每个机耕队配备6台链轨拖拉机,6台联合收割机,12 台轮式拖拉机,万亩耕地有耕作机械546千瓦,并建机具库486平方米,储油罐20个,总容量208吨,油库、配件库913 平方米,农具停放场地21-547平方米。每个机耕队的服务范围1.2万亩左右,亩耕地的机械化成本低,机车利用率高。农田作业机械化程度达91%,机械化的大生产,大量减少了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小麦生产的亩用工为0.5个, 大豆亩用工为0.3个,水稻亩用工为5个,棉花亩用工为13个,大大促进了劳动的非农化进程。 土壤有机化。为了改变土壤盐分重、肥力低、结构差的状况,系统地进行了改土培肥工作,坚持轮作种稻洗盐,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使土壤盐分迅速下降,脱盐土面积已占80%以上。坚持秸杆还田,所有稻、麦、豆杆全部耕翻入土,平均每亩耕地累计还田秸杆已近5吨,同时增施有机饼肥,每亩饼肥用量40—50公斤。 坚持合理施肥,氮磷比为1:0.5,做到养用结合,土壤有机质达到1.244%,土壤总孔隙度达到50.72%。 种植模式化。为了合理利用光、温、水、土等自然资源,种植业结构形成两熟制模式。即夏熟纯种大、小麦,秋熟麦茬稻或麦茬棉或麦茬豆,复种指数达191%。 不仅复种指数高,而且平均单产水平也高,大、小麦单产稳定在400公斤以上,水稻单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皮棉单产在70公斤以上。 第二是农业经营规模化。在种植业上,正确处理统和分的关系。在改革初期纠正干活“大伙隆”、分配“大锅饭”之后,一度又过于分散,结果作物种植失控,农田水利、机械作业无法实施,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7年实行统分结合、双重承包。统一经营就是实行“六个统一”,即作物布局统一;主要技术措施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统一;农机作业(含航喷)统一;农田水利建设统一。双重承包,即把生产任务和利润指标包给支场,由支场把消耗活动较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棉花等项目承包给农场职工,平均每个职工承包棉10亩左右。把麦、豆、稻等消耗物化劳动多、机械化程度高的项目,由支场管理人员集体承包,平均每个管理人员承包200 亩左右。这样的统分结合,统在农场,分在分场、支场、农场职工;统在经营,分在生产;统在服务体系,分在管理责任;统在分配制度,分在按绩、效计酬,多劳多效多得。避免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某些缺陷,发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调动了各级职工的积极性,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规模效益。 在养殖业上,组织种、养、加一条龙,实行规模经营。为了适应发展养殖业的需要,调整种植结构,由粮棉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发展养鸭和水产养殖,搞好饲料加工,屠宰冷藏、种鸭、肥鸭饲养和炕孵苗鸭以及羽绒制品加工等一条龙生产。我场的名牌产品“美尔姿”羽绒服就是从“樱桃谷”鸭的养殖延伸到羽绒制品加工的成果。 农业集约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结果,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994年生产粮豆37921.3吨,实现农业经营利润2620万元, 劳均产粮豆31.7吨,劳均创利21906元,亩产粮豆729公斤,亩创利503元, 商品率达92%。 (二)农场工业化。 农场决不能就农业抓农业,必须发展工业。我场在改革开放前的26年,由于受“农场务农”传统观念的禁锢,只抓农业,结果盈亏相抵,净亏754万元,长期靠国家补贴过日子。改革开放以后, 打破了传统观念的禁锢,发展场办工业,提高了综合经营的经济效益,使农场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