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如何面对世纪之交?

——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提出七个带动战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农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报讯 今年是“九五”第一年,乡镇企业遵循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它将以什么姿态跨入21世纪。在目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明确提出了“七个带动战略”,引人注目。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对乡镇企业来说即是挑战。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能转得快、转得活、转得好。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单纯依靠速度效益型发展,已经形不成优势。要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完善企业机制来加快发展,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提高投入产出率,努力争取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而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则要走好三部曲,一要立足当地资源,搞好资源开发性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二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三要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万宝瑞认为乡镇企业在战略上需要实施“七个带动”:

      一是改革带动。改革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建立、完善和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坚持尊重实践,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不断探索创新。改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些企业可通过公司制改组,组建成股份制企业;有些企业要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对于一些“小、微、亏”企业要通过租赁、兼并、拍卖等形式进行要素重组;有的可以实行动产有偿转让,不动产租赁经营,推行风险抵押承包。在改革中,要抓好三个环节:第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政府要从直接管生产经营转向宏观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第二,在改革和发展中要注意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要在其内部建立健全决策层、参谋层、执行经营层等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并通过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形成相互独立,责权明确,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三,不论哪种形式的改革,都要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企业改革,应切实做好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资产量化等工作。通过改革,重构多元化产权格局,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发育新的经营机制,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再造乡镇企业的新优势。

      二是外向带动。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不受县界、省界、国界的限制。乡镇企业较早地进入市场,并已经涉足国际市场,今后应该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有长足发展,到了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的阶段,这就要求在出口产品结构上,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名牌产品转变;外资合作对象要逐步转向那些大财团和跨国公司,合作领域也要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扩展。中西部地区要后起直追,依靠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投入,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暂时没有条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也要通过与东部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合作,间接出口商品,间接引进外资,建立一批“中中外”企业。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但可以利用国外市场配置资源和销售产品,拓宽乡镇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国际市场上练就过硬本领,增强竞争能力,而且由于引进的国外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往往都是先进的生产要素,也会带动乡镇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是科教带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个决策比单纯贸易立国意义更加深远。贸易立国以“劳力”为主,实际是比商品交易总量,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初加工产业来发展经济。科教兴国以“劳心”为主,实际上是比智力、比人才、比科技、比教育,对乡镇企业来说,落实科教兴国,一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装备来武装企业;二要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新产品是新技术的物化形态,科技只有通过产品才能体现,只有不断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主导产品、短线产品、创汇产品的迅速发展,才能将科技进步落到实处;三要从多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与资金双向投入机制;四要建立科技开发机构,增强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五要抓紧企业家和企业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提高职工素质,挖掘职工技能潜力。管理也是科技,先进的管理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乡镇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很多,潜力也很大,一定要把管理当作与改革、科技、投入同样重要的工作来抓。

      四是规模带动。现在一些乡镇企业已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适时引导其组建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乡镇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滚动发展,实现规模经营,也可以通过联合、兼并,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聚合,实现规模化发展。“九五”期间一定要培植一大批大中型乡镇企业,形成一支能够抗御市场竞争风浪的、支撑乡镇企业大局的骨干带动力量。培植大中型乡镇企业,除了资本的集聚和集中外,还必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企业后劲,获取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五是名品名人带动。要不断创造名牌产品,不断培养和壮大乡镇企业家队伍。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如果没有一大批名牌产品来支撑,在市场中就没有地位,就会被淘汰,经济实力就不会提高。开展创名牌活动,目的就是要提高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市场经济也是企业家经济,没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企业家队伍,乡镇企业也就没有生命力了,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一定程度上就是有大批企业家在起作用。

      六是区域带动。一要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发展,做到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企业布局相结合,相对集中布局是工业发展,也可以说是二、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相对集中发展,才能使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同步,有利于节省资源、节省投入,充分利用各种基础设施,使各种产业、各类企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配套发展,产生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目前乡镇企业的80%分布在自然村落,12%分布在农村集镇,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以上城镇。这种布局状况需要逐步加以调整。要在搞好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在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发展,使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二是抓东西合作和区域间互助,要把东部地区、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使前者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后者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最终形成以东带西,以西促东,协调发展的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