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逐步完善,乡镇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实质性变革与选择。而乡镇工业的布局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乡镇工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实施。由于传统的影响,也由于农村封闭体系和土地开发等因素的制约,致使人们按照行政区划配置乡镇工业布局,因而造成乡镇工业分散割据的状态,也使乡镇工业难以形成大工业区,由此而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快速增长的动力与“瓶颈”制并存,主要有资本投入区域局限,产品流动受阻,能源供应难以合理调配;信息不灵与重复建设并存,造成生产盲目,有限的投资又产生浪费;乡镇工业参与国际竞争力薄弱,主要是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矛盾,不能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分工,重组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最佳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调整乡镇工业的布局。乡镇工业群体战略,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扭转乡镇工业过于分散的局面,使其走上正轨,对现有乡镇工业应加以规划,可以纳入工业大类的规划要坚决纳入大工业集团中,可以划入工业小区发展的要适当安排转换。对于今后的乡镇工业的发展,新增加的一定要加强规划,不可任其自由发展,要有长远目标,不可追求短期行为。 实施乡镇工业群体战略,可以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乡镇工业群体呢?我认为,可以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人类的现代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未来的社会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由低层向高层的不断演化,农业文明必然要向工业文明演变,农村的自然村落形态必然要向城镇群体形态演变,传统农业必然要向现代农业演变。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即从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从传统文化转向现代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整个社会变革的基础、先导,农村工业化是核心、主导,农村城镇化则是依托、纽带。 二、调整产业结构。乡镇工业群体的建立,单靠市场的作用和企业、地方的竞争,单靠农民自身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由于思想认识、理论局限、利益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乡镇还缺乏进行工业群体的自愿要求,即使部分有所察觉,但其力量还是薄弱的。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包括制定明确的产业组织与结构政策,进行行政干预,促使产业结构合理。 调整产业结构有以下途径:一是新增生产要素在地理上的优化配置,即固定资产投资量化使用,迫使产业结构作出调整。二是原有生产要素在地理上的重新组合,通过企业转换或兼并、联营等形式,实施软调整或逐步调整。对现有工业企业中选址布局存在严重的问题应及早规划安排,分期分批进行调整。对于规模过小、分布过于分散、技术过于落后、竞争力薄弱的乡镇工业,结合有关政策,实施关、停、并、转,调整布点,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在产业结构政策上,为逐步实现乡镇工业结构的高度化,应注意布局在空间上的区域性和时间上的序列性。所谓空间上的区域性指在群体的具体规划上,发达地区由于资金、技术等力量较强,可以进行试验性建设,以取得经验,为推广做准备。所谓时间上的序列性,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可以享受一定优惠。 三、改革管理体制。现行的乡镇工业管理体制由于诸多因素,对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处理显出不足。因此,必须对现行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其中,综合计划部门应统筹和控制掌握产业的空间布局和行业比例结构,地方政府应委派权威机构合理规划和指导乡镇工业的空间布局。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本地区乡镇工业的发展规划,同时参与相邻地区和同类工业发展规划,采取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如严格审批等来保证规划的实施。还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一定行业、一定规模的新办企业必须建立在群体规划地区,不得任意选址。另外,实放行业管理和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逐步并轨,实行单一管理,以免行政执行中阻力。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业群体建立得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很大。而小城镇是小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它具备商品交换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承受城市辐射并向周围农村扩散的能力,因此工业群体建设可与小城镇建设同步并轨。小城镇的服务设施齐全与否,投资环境的良好与否,对乡镇工业发展有很大影响。若对小城镇进行适当投资,使小城镇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协作网络,为工业群体提供基础服务,反过来工业群体的发展会促进小城镇的发展。由于能源紧张,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小城镇的建设规模各不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及工业群体的状况决定小城镇的建设。 五、建设工业小区。由于行政区域和利益目标的驱使,乡镇工业以离散的方式在数量上迅速扩张,形成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格局。实施乡镇工业群体战略,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不少地方以建设工业小区为龙头,逐步规划到位。各地工业小区建设的实践,充分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和经济优势:(1)工业小区内企业相对集中, 基础设施可以合建共用,少占耕地,节约投资,便于治理污染和“三废”综合利用。(2)工业小区为先进适用技术在企业间的相互传播和新产品开发, 提供了良好的模仿环境和竞争环境,同时各个企业有可能共同组合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流动网络。(3)工业小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不仅有助于增强对外部资金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带动和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4 )工业小区所形成的集中优势,也为各级政府、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和培训指导,以及行业部门实施其它综合性服务工作,提供基础性的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