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87(2007)05-0089-03 在农村税费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前所未有。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将“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空前加大对“三农”的政策、科技和资金扶持力度;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来谋划,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农村税费及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心在基层,这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进行,不断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造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多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为今后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赢得了新的起点。 挑战无所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面临上述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挑战,而且这些挑战不断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一,农村综合改革后的新形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与工作方法提出了挑战。税费改革后,农村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无税时代”,特别是随行综合改革的推进,新旧体制的转轨,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乡村社会秩序不断重建,加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新的时代使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内容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任务,不少基层党员干部因循守旧,束手无策,深感“行政的办法不能用、经济的办法不好用、法律的办法不会用、思想教育的办法不顶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理念、职能手段、整体功能及党员干部的能力作风都面临着重大挑战。其二,农村经济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开放化的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权威、整合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由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的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分工、农民阶层分化日趋明显,新兴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大量涌现;随着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群众对民主政治参与的需求日益增强;农村宗族派性、宗教组织的渗透、乡间社区的黑恶势力影响等等,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权威和驾驭社会、整合社会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不少地方乡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来源减少,财力紧张,负债严重且难以化解。据有关资料披露,全国乡镇净债务额达1770亿元,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村级1483亿元,村平均负债20万元。这使基层党组织不仅缺乏相应的物质手段与物质实力,而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陷入困境。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求发展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昭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全能够在用好机遇、应对挑战中谋求更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通过大力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创新机制,在探索中寻找新的路径,在突破中求得新的发展,使各项工作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把整合农村社会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农村上层建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规律,既要适应农村的经济基础,以拓宽自身发展之路:又要围绕经济基础,调整党组织建设策略,通过调节和完善各种关系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务必着眼于巩固农村上层建筑,坚持把整合农村社会作为重要的政治使命。一方面,以获取政治资源来统摄经济社会资源。坚持不懈地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政治理论与科学技术武装党的基层组织,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健全党在农村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制度,巩固阵地建设,健全组织功能,创新科学民主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对农村各种组织、人员、工作、资产关系实行制度化设计,科学化界定、规范化发展。积极争取外力、凝聚内力、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和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有效汲取经济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充分获取政治资源,在驾驭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增强政治权威,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巩固农村上层建筑,夯实经济基础,优化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进步,促进农村现代化、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以扩大群众基础来巩固执政基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应从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立足现实把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作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骨干,又着眼长远把广大农村群众作为推进党组织建设的力量之源,充分发挥群众的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作用,扩大在群众中选人的视野,通过创新党员发展与干部选育机制,着力把一大批农村经济能人、文化新人,社会贤人培养成为“政治红人”,切实将农村各类人才和广大群众聚集到党的旗帜之下,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