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06)05—0005—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并且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为农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重新审视自身方位和定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能力,切实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任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经过十几年改革,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与形势的发展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一些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党在农村基层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这些现实问题,努力在更高标准上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职责职能上面临新的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担负着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党在农村奋斗目标的重要职责,是党做好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内容上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与以往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又拓展了更新的领域、丰富了更多的内涵;从进程上看,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针对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把其作为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进一步明确和调整自身应担负的职责和职能。一是当好组织者,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探索和创新党的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结合方式、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方式,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凝聚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共同奋斗上来,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有效运用组织的力量,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民群众中努力形成同心同德跟党走、共同建设新农村的局面。二是做好推动者,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切实担负起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领导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当家作主,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三是成为实践者,把服务群众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和带领农民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先进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化成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在具体工作和行动中当表率、做楷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方式和领导能力上带来新的考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复杂、特殊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强调经济发展,又重视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既关注民生,又注重民权;既有生活质量的要求,又有生活理念的标准;既涉及经济社会的层面,又包括人文与自然的范畴:它全面综合地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具有全面性。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反映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特有的特征,其衡量标准也是随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因此具有动态性。它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必然受地区之间差异影响,不同地区建设的速度和目标各不相同,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在内容上、程度上、要求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具有层次性。实施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国家的政策、项目、资金来扶持,需要千千万万农民群众去奋斗,更需要农村基层各级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和有效服务。但从目前来看,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够强,工作方法、领导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还比较差,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显得力不从心;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比较陈旧,开拓创新能力、示范带动能力还比较弱。要解决上述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农村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适应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努力改进领导方式,不断增强组织、协调、服务、带动的功能,善于运用全局的眼光、市场经济手段和竞争法则组织农村工作,善于运用思想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处理农村社会事务,善于运用启发引导、典型引路和率先垂范等办法组织和动员群众,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农村广大党员必须带头贯彻和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努力在思想和行动上体现先进性,做致力发展、推动工作、执政为民、艰苦创业的表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有所作为的新舞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实践,也必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施展才干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明确了新目标。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会顺利实现。为此,中央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并且把农村物质文明发展的目标准确地定位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上,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的目标明确地确定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把农村政治文明发展的目标突出地集中在“民主管理”上,这就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农村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具体目标,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把握这些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集中全部智慧和力量,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当前农村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成功进行了第三次重大变革——税费改革。税费改革后,农村还将面临一系列的深层次改革,比如: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特别是土地制度的改革逐渐摆上了日程,土地能否物权化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中央在《建议》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放活经营权,必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和实践的动力。再比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经过近几年并乡、并村,乡镇党委政府的管理范围日益扩大,而且乡镇机构仍然承担着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职能,减少乡镇干部数量已经十分困难,这就必然要求农村各级党组织在下步乡镇机构改革中,必须把改进领导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资源作为重点,探索既有益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改革思路和措施。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提出了新要求。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在一些地方,农民集体上访具有经常性,上访人数规模也越来越大。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土地问题、农民负担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家族势力和宗教势力问题、基层干部腐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等等。农村稳定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影响很大,按照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稳定方面任务还相当艰巨。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农村稳定的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围追堵截上,必须把振兴农村经济作为解决农村稳定问题的根本点,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为解决农村稳定问题的关键点,把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作为切入点,通过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解决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消除因经济落后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使农村稳定建立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