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内和谐的理论形态和实现途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晓清,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004; 唐晓清(1955—),男,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原文出处:
学习论坛

内容提要:

党内和谐是综合反映党内状态的政治范畴,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本质特征,对于实现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党内和谐是涉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与党内生活紧密联系,渗透于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必须从党的建设上整体推进。当前特别要把化解党内利益矛盾作为关注点,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重点解决党内利益关系和谐问题。


期刊代号:D2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党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6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6)12—0018—03

      促进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党内和谐作为党的建设的新概念、新范畴,不仅赋予执政党建设新的时代内涵,也对党的各方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一个既能有效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又能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实现自身和谐的政党。把握党内和谐的内涵及功能,明确促进党内和谐的基本思路,解决当前党内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党内和谐的内涵及功能

      党内和谐是反映党内整体运行状态的政治范畴。所谓党内和谐,是党内关系融洽、党内生活健康、党的建设和各方面工作运行有序的综合体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党内民主团结、集中统一、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从本质属性看,党内和谐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本质特征。党的先进性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纲领目标之中,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党内和谐是建立在党的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和谐,是党的先进性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外在表现。党内和谐以党内充分民主、高度集中统一、具有生机活力和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基本特征,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全党在指导思想和共同纲领目标基础上的思想统一、组织协调、行动一致,是党的先进性在党内关系、党的生活和党的建设中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按照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不断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实现动态和谐的过程。党的先进性与党内和谐本身是一种包容关系。没有党的先进性,就不可能有党内和谐;没有党内和谐,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党的先进性。

      从内在功能看,党内和谐是实现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对党内和谐问题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一个政党和组织的和谐往往是其失去活力和发展动力的表征;还有人提出,党内越不和谐,越能分别体现和代表各方面的利益要求。这些观点实际上曲解了党内和谐的含义。首先,党内和谐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对立统一基础之上、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的动态和谐。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得以实现的。没有矛盾,就等于没有和谐。和谐相对于矛盾而存在,矛盾为和谐提供存在的前提。促进党内和谐的过程,是不断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是协调党内各种关系的过程,也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反之,如果形而上学地理解和谐,认为和谐就是追求一团和气,回避矛盾,这恰恰亵渎了和谐的精髓。其次,党内和谐不是否定党内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而是建立在整合协调党内各种关系基础之上,不断实现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统一的和谐。党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和问题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形成党内的多元利益群体。实现党内和谐不是回避这种党内矛盾,而是要通过完善整合协调机制来相对化解由于这种利益矛盾所导致的党内思想认识分歧,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实现步调一致,更好地代表党员的整体利益。反之,如果认为和谐就是鼓励党内各种利益群体各行其是,并将其合法化,这是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违背的,其实质必然是破坏党内和谐。

      从外在功能看,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之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首先必须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促进和维护党内关系、党内生活和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全面和谐。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种互动共进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和谐的动态整体。但从两者关系的主要方面看,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内和谐是重点和突破点。社会和谐发展以党内和谐为基点,以党内和谐为基本条件。执政党不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内和谐是一种内在机制,会不断增强党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利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党内和谐是一面旗帜,会不断增强党的社会感召力和影响力,激发社会活力,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促进党内和谐的基本思路

      促进党内和谐是涉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与党内生活紧密联系,渗透于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必须从党的建设上整体推进。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促进党内和谐,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基础,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核心,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真正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民主团结、集中统一、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先进政党。

      促进党内和谐,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先进的思想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也是实现党内和谐的灵魂。党内和谐是党的思想理论文化的一种价值表现,是建立在思想统一基础上的行动一致。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用共同的理想信念统一党员意志,用党内和谐文化凝聚党心,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党员为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奋斗;才能在全体党员中形成追求和谐的价值理念,形成以和共事,以和谋事,以和兴事,以和成事的和谐氛围,真正把和谐理念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促进党内和谐,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基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解决党内矛盾与问题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党的活力,实现党的团结统一。党员是党内的权利主体,要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建立通畅的党内不同意见表达机制,尊重和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建立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全委会、常委会工作规则,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推动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要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环节,作为促进党的建设改革的突破口,以民主的思路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推动党的事业和党的工作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