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教研室牵头召开了“党内民主、基层民主理论与实践”学术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民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北京行政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的专家学者20余人,就当前党内民主、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央对推进民主的愿望是非常积极的,从民主实践的效果来看,近年来国家民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都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在座谈中,与会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发展路径 (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整体设计、通盘考虑 有学者建议,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有一个通盘考虑政治框架的设计问题,需要有通盘的政治改革、政治向前推进的框架,甚至有一个政治体制改革设计的机构,以此整体推进改革。有学者甚至主张,中央要设计政治体制改革“路线图”,绝对不能“零打碎敲”。但也有人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类似于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先从边缘地带外围作战,比如村民自治,再到乡镇民主进入政权末梢,不断试错,不断纠错,慢慢地形成一个总体改革的态势。 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通盘考虑时,有学者建议,改革要按照“阻力最小原则”进行制度设计,要根据中国的整体政治生态制定民主发展战略。有学者认为,党内民主改革是一场“体制内的自我革命”,这种自我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调整原来的权力布局,改革目前的双重权力结构,改变执政党权力的国家化、行政化,将原来不执行的制度规则执行起来,将原来集中的权力转让出去,其目的是强化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在讨论中,有学者主张发展党内民主要在实质性问题上下工夫,要通过严密程序来保证党内民主的具体操作。还有学者认为在进行制度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现有制度资源,而不能完全撇开现行体制①。 (二)发展路径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有激进和渐进两种思路。像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的“休克疗法”,属于激进的改革;中国是属于渐进的改革。在激进的中国式的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突破口选择在哪儿?这是我们开展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不得不面临的首要问题。突破口选择的不正确不仅使我们枉费大量的政治资源,而且由于选择的不正确,容易使我们丧失对改革的信心。有的学者主张应该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向上推动;有的学者则主张应该从党内做起,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笔者认为,目前民主改革的路径也就是从基层做起,从党内做起,并且现在已经形成较好的氛围②。从党内民主的发展来看,选举制度改革是党内民主的突破口,党内基层直选是党内基层民主改革的一个亮点。对基层来说,党的选举制度改革就是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和差额选举的比例。 二、民主的功能与限度 (一)民主的功能 在当代中国推动的政治改革既是一种价值性民主,也是一种工具性民主。有学者认为,首先它是一种价值性民主,是我们党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现代文明政治的理念。其次,民主也是一种工具③。有学者认为,民主是比其他方式更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民主是一种政治范畴,是一种根本利益,不属于具体利益,不能代替经济问题。但反驳者说,利益单纯指物质利益吗?难道不包括精神方面的利益?不包括超物质的政治利益? (二)基层民主的限度 有学者认为,基层民主能够教育、训练基层群众民主参与的技术和能力,提高参政意识,为国家民主、党内民主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但在一些学者看来,民主只是解决冲突的一种方式,民主在基层更多的是一种治理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如果赋予民主过多的政治功能,民主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么多的政治使命?很多人关心村民自治什么时候能够提升到乡镇、到区县、到地市?作为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确实遇到了深层次的、体制性的难题,甚至有学者认为,如果包括两委关系和乡村关系④ 在内的瓶颈性问题在现有体制下难以突破的话,将有可能导致中国基层民主陷入困境。 三、民主创新及其动力问题 目前湖北、四川、云南、重庆、陕西、江苏等地都推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选举制度改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选举模式。与会人员介绍了湖北、四川、浙江等地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选举方式改革的情况,对一些地方采取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设岗定位交叉任职、司法参与、选举观察员、党代表直选以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做法进行了点评,与会人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一些学者认为,改革过程中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是强人在推动着民主创新。一位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曾经讲过,“要推进基层的民主政治,有时候光民主不够,要强人政治来推动民主政治。”是不是推进民主政治要由强人政治来推动?强人推动制度创新的动力在哪?有人说,动力在于利益,有人说动力来自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压力,是当地官员在追求政绩过程中,对来自下面的民主压力的积极回应,是压力和回应共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一些学者认为,制度创新或者说民主改革需要强人的第一推动,但强人推动型改革不能成为日常的政治生态,也就是说,民主制度一旦创新出来,就要及时地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民主依赖于制度和程序,而不能单纯依赖强人;否则的话,强人推动型改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权力集中的体制,相反只会强化一把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