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2.1;B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7)05-0676-06 数字化时代,艺术的范畴已经大大扩展。作为新生代的数码图形艺术(或称数字艺术)已经无法完全用传统的艺术标准来定义,数码图形艺术中的审美问题尤其如此。虽说数码图形艺术美学是人类美学理想的承传,但数码图形艺术也决非只是传统艺术的简单数字化,数码图形艺术作品除了继承传统艺术美的合理内核,还集成了三维空间和四维时间的因素,甚至还有触觉和嗅觉。虽然传统的艺术与设计美学可以从数码图形艺术作品中找到身影,但试图完全用传统的美学理论来诠释这一视觉审美新领域则显得捉襟见肘。鉴于此,我们试图从数码图形艺术自身的特点出发,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 数码图形艺术涉及的范围广,笔者的研究主要定位于数码图形艺术范畴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数字创作,如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等,对动态仿真领域中的视听觉以及虚拟沉浸感所带来的艺术审美特性,虚拟现实是重点。结合实际的数码图形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并对这一审美特性进行研究。 一、数码图形艺术中的审美意境论 笔者认为,数码图形艺术既拥有独一无二的审美特性,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艺术的各种美学精华,因此它拥有审美特性上的双重性。笔者把传统艺术作品的审美方式界定为静态观照的审美;把数码图形艺术作品(尤其是虚拟现实数码艺术作品)的审美界定为动态交互的审美。静态观照的审美精髓在于“澄怀味象”;动态交互的审美精髓在于“沉浸”,数码图形艺术可以是二者的融合和发展。 (一)静态观照的审美论(澄怀味象) 以静态观照的方式进行的审美活动,类似于南朝宋时的山水画家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澄怀”是对审美主体心灵的界定。宗炳的“澄怀”承自老子的“涤除玄鉴”和庄子的“心斋”、“坐忘”,虚静的心灵是意境得以生成的心理前提。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需要“澄怀”。康德认为:“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评判者。”[1]徐复观说:“画家的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而欲在作品中开辟境界,抒写性灵,恐怕是很难的事。”[2]“澄怀”所要做的就是排除主体的利害感,包括对于祸福、生死、得失、名利等的计较。心灵经过这样的涤除,就归于虚静,此时胸中可装下整个宇宙。主体的生命回到本真状态,以此心境观照眼前的自然,瞬间即可达到契合。这种契合是生命向自然状态的回归,是最自由的生命境界,也只有在这生命的自由状态,才会创造出真正美的艺术。 就艺术作品的全生命周期而言,作者和欣赏者都是艺术的创作者。有了澄静的心胸,便可“味象”。对于创作主体来说,所味之象是自然之象。澄怀后的作者便可以自然之眼观照客观万象,在生命的基点上与大自然了然契合,从而构筑成生动的意象以传达自己的生命体悟和人生情怀。此时意境以意象的形式存在于作者的头脑中,并通过作者擅长的艺术语言将其物化。反过来,能否读懂作者的情怀,能否了悟人生的真谛,关键也在于欣赏者是否“澄怀”。只有通过“澄怀”,读者才能对艺术作品的意境空间进行再创构,用心灵去感悟艺术作品,从而领悟艺术作品的真谛 总之,作者“澄怀”,从自然中见出宇宙之道、生命之道;欣赏者“澄怀”,从艺术中观照宇宙人生之道。所以说真正的艺术是寄寓宇宙哲理和生命之思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境界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是最自由、最理想的生命境界。所以,宗炳在提出“澄怀味象”的同时,又提出“澄怀观道”。可见,“澄怀味象”目的即在“观道”——观照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之道。 虽然传统艺术以“澄怀味象”的审美方式为主,但数码图形艺术在继承传统艺术的这一审美特性基础上,更偏重于动态交互的审美方式。 (二)动态的交互审美论(沉浸感) 动态交互审美方式是数码图形艺术所特有的,其精髓在于“沉浸”。它的产生机制和美学内涵与澄怀味象方式的静态观照审美论有所不同。虽然不同类型的虚拟数码图形艺术会因为突出了不同的交互特性而具有迥异的美学风貌,如有的偏重于技能的养成,有的偏重于不同角色身份的扮演,但其都有“动态交互审美”方面的共同特征。 1.沉浸感的产生机制。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码图形艺术领域中,沉浸感的定义为:主体全身心地专注于虚拟现实(视景)环境中,以至于暂时性地难以分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差别。关于沉浸感的体验情形,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健康人群进行调查时发现,有不少人常常说起自己有过近乎神秘的体验:“他们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美的幸福之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悄然消逝。他们不再感到自己与世界之间存在任何距离而相互隔绝,相反,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3]这种体验,可以来自爱情,来自审美愉悦,来自创造的冲动和激情,来自舞蹈,当然也可以来自虚拟视景世界,马斯洛将这种体验称之为“高峰体验”。产生“高峰体验”的条件,马斯洛认为在于感知者必须与被感知的对象之间相互匹配(符合),当这两者处于和谐统一的心理状态,感知者就会更容易察觉到世界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