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实践美学的美学体系

——评杨春时的《美学》

作 者:
张法 

作者简介:
张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杨春时的《美学》在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从学术演进上看,这本著作代表了美学从一种思想形态的整体话语回归到个体话语;二是在创立理论和体系化的过程中,显出不顾“史”的知识和“学”的内容的模式先行的方式;三是在结构上的后现代拼贴。 杨春时的美学在内容上有两点、在主题上有一点可以提出来讨论。美学内容上的两点:一是它的体系结构造就了一种概念为上的倾向,认为美的理想、意义,应该用概念和定义来表达,而且概念和定义表达是最高级的,这恰好是与美性质相违背的;二是为了解决主客体的对立,强调审美意象,但审美意象的存在方式,却遭到忽略,这样妨碍了对美的内容的深入研究。美学主题上的一点,是把一个崇高的理想的东西定为美的本质,并要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都服从这一本质。如果说,李泽厚美学(实践美学)是呈凡为圣的美学,那么,杨春时美学(反实践美学)则是逼凡为圣的美学。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12 期

字号:

      杨春时《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是他美学思想的体系性成果。通过全书细读,感觉到其在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贯串于书中的各个部分。因此,本文在讲了三大特点之后,举书中的重要论题“审美的本质”、“审美的起源”、“审美的解释和审美功能”,来看这三个特点的具体化。

      一、学术演进比较视野中的杨春时《美学》

      从学术演进上看,杨春时的这本著作代表了美学从一种思想形态的整体话语回归到个体话语。这是杨春时《美学》的第一大特点。如果说,代表共和国前期美学的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基本上是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来结构美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有内在一致的整体性话语,李泽厚的《美学四讲》是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力图对共和国前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进行改革,使之适应于新的形势的整体性话语,那么杨春时《美学》作为一种后实践美学,则是一种个人性话语。但这种个人性,不是由个人性本身而来的,而是与实践美学的整体性相对立而来的。因此,它在强调个人性的时候,又把个人性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总结,而为了支持自己的个人性,它用了一种整体性方式。讲到这里,必须补充一点,李泽厚的思想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学在那时是一门显学,李泽厚的美学不但是美学上的主流,而且是思想界的主流;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学已经是一门平常之学,思想界的主要思考已经离美学而去。美学的演进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学科演变,而且是一个哲学中的小学科的演变。杨春时型美学与李泽厚型美学在时代和学科上的不对称,构成了中国美学演进中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对于美学思想的这一演变,不妨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看。一是从杨春时与李泽厚的对立来看,二是从杨春时自己的整体性来看。

      先从第一个角度看,与李泽厚把美学定位在物质上不同,杨春时把美学定位在精神上;与李泽厚把美学建立在实践上不同,杨春时把美学建立在心理中;与李泽厚把美学放在历史中不同,杨春时否定历史可以放进美学;与李泽厚关注美学与人类整体的关系不同,杨春时强调美学只与人的个体相关;与李泽厚注意审美感性中的理性作用相反,杨春时否定理性而高扬感性……这一对比更多的是以李泽厚为基点和焦点得出的,这样对比容易看出杨春时与李泽厚的联系,但也有不足,就是没有以杨春时自身所要求的方式呈现,如果把杨春时自身作为焦点,那二人的比较应该是这样的:

      李泽厚——杨春时

      现实——超现实(理想性)

      实践——超实践(自由性)

      历史——超历史(本质性)

      客体性——主体间性

      主体性——主体间性

      感性中的理性——超越理性的感性

      整体性——个体性

      这样对比,强调了杨春时的独特一面,而其独特性又从中表现出来,仅以这一对比来看,不是很好懂,但用一个叙述句表现出来,就好懂些了:美的本质不由现实决定,不是历史决定,总而言之,不由实践决定;美的本质,不在客体,不在主体,而在主客体的同一,一言蔽之,在主体间性。在有了由现实、历史、实践、客体、主体等等这样一些词汇构成的词群之后,杨春时美学的核心词才可以本质性呈现出来:美的本质在于它的超越性和自由性。

      可以看到,当一种超越性和自由性的美的本质,在否定了现实、历史、实践、客体性、主体性之后,它所能归依的是什么呢?只能是一种个人性的东西。因此,杨春时最初把自己的美学称之为生存美学。这种生存美学,在世界思想中所对应的就是来自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而又有所不同的生存论思想,是一种突出个人性,以个人的本真性来对抗现实、历史、实践中的非本真性和沉沦性的思想。

      这样一种否定现实、历史、实践的突出个人性思想,从美学学科的角度看,反映了中国美学思想从整体性(从王朝闻型到李泽厚型)到个体性(杨春时型)的演进;从美学与时代的关系看,正如李泽厚美学反映了其美学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共生的坚定,杨春时美学则反映了美学面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时代复杂性中的迷茫。

      二、杨春时《美学》的宏大叙事

      杨春时《美学》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和在体系化的过程中,显出不顾“史”的知识和“学”的内容的模式先行的方式。为了支持自己由与李泽厚对立而来的美学理论:美的本质是超越性与自由性,并想由此形成一个美学体系,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点上,杨春时一方面显得信心十足,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力不从心。他为了自己的体系建设需要,编织一个关于以历史为基础的延伸到与美学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宏大叙事,但这一编织明显地不符合学界关于这几方面已经得出的通识。

      首先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两大时期:原始时期和文明时期。从文明开始到现在的时期又隐含了在发展着的未来时代,未来时代是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文明时代是异化,从而构成了他必对之批判、否定、超越的基础。这一三段式的划分,带来了一系具体问题上的三段式划分。比如,把哲学史分为:古代的实体性哲学,近代的主体性哲学,现代的主体间性哲学;再如,把哲学、美学的方法论分为:古典的演释—归纳方法,现代的体验—理解方法,自己的体验—理解加逻辑—历史的方法;又如,把人的生存方式分为:自然的生存方式,现实的生存方式,自由的生存方式;还有,把人类意识分为:原始意识,现实意识,自由意识;另外,把人类的文化分为:巫术文化,现实文化,自由文化;进一步,把与文化,意识,生存方式相联的体验方式分为:巫术的体验方式,现实的体验方式,超越的体验方式;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