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现代转向”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江业国(1938-),男,广西玉林市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1

原文出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已出现“后现代转向”,美学的分层越来越明显,因此,舍弃偏执性的美学,吸取传统美学和各种“后现代转向”美学的长处,提倡一种多文化互动、具有某种整合性的“软美学”,也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9 期

字号:

      严格地说,中国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还处在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但思想文化领域的“后现代转向”却已是一种客观存在。美学的分层和越界越来越明显,并且不断向西方后现代理论寻求支撑,就是这种“后现代转向”的一个重要表征。

      美学的分层和越界好不好?这不能一概而论。多元互动、互补完善,超越谁正确谁不正确这种单纯的二值对立的逻辑,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顾自话自说,甚至仅仅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那就有可能使美学变成与美好的世界和人生毫不相干的东西。

      应当承认,总的看来,我国当代美学的状况,其主流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实践美学。其理论的核心在于以“自由与自觉的统一”、“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来规范和引导人和社会,以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的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实现马克思所指出的“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通过“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使“历史之谜”得到真正解答。[1](P73)应该说,这样的美学在引导社会进步和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社会、人生境界方面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文化领域的宽松,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勃兴,未能摆脱“在场的形而上学”影响的实践美学对新出现的各种审美现象的阐释就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了。加上我国当代社会已经出现了韦伯所说的“中间阶级”——他们既不是靠财产过活的有产者,也不是靠体力劳动过活的无产者。[2](P228)他们依仗的是知识和技术,本应属于自由浪漫的“阳光职业者”。可是,随着这类人的增多,竞争的激烈,某种文化上的优势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跟人生风险的共存,往往又使他们以为“焦虑”就是生活的主题。因此,实践美学内在的“实践本体论”及其悬挂的高远目标就显得跟他们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不那么协调。而且,为了确证他们不同于有产者和无产者的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他们就往往故意跟主流意识形态相疏离。这样一来,倡导一种反中心、反权威的,对传统具有解构性的个性化美学或边缘化美学,就必然成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一种强烈的愿望。这种美学的分层和越界,在某种意义上,既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可以说是社会权力分配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表现。在这种历史语境下,仅仅把美学的“后现代转向”看作是一种诉求于西方的后现代理论的“拉大旗作虎皮”现象,就显得有点表面化了。

      当然,我国当代美学的“后现代转向”,也不能说完全与西方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没有关系。因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欧洲的学生革命风暴就不期而遇地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风暴相呼应了,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闸门又一直洞开,因此引进西方的后现代理论,改变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成了一种必然。事实上,自从1985年秋杰姆逊来北京大学讲学以后,后现代主义似乎成了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更新的一个标志。而有关后现代主义的书和文章,简直就像铺天盖地的雪花向我们扑面而来:从“超星目录搜索”里,我们可以看到5982条与之相关的书的目录;从“方正读书网”,则可以看到有关后现代的书637种;通过“百度”搜索,有关后现代的文章则有2440000篇之多。面对这样的事实,用约瑟夫·纳托利在他的《后现代性导论》中说过的话来形容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也许有点合适:“并不是 (中国当今)这个世界变成了后现代世界,而是我们(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成了后现代的。”[3](P5)所以,说我国当代美学受到西方的后现代理论的影响,并不为过。

      当然,西方的后现代理论是一种多元化的非常驳杂的理论。例如贝斯特和科尔纳就认为,西方的后现代话语至少有五种:积极的,极端的,温和的,对抗的,游戏的。[4](P9;P29~32)因此,我国当代美学在“后现代转向”中所受到的西方后现代话语的影响也免不了呈现出一种驳杂的现象。但在我看来,其中受“景观主义”和“境遇主义”的影响比较明显。

      关于“景观主义”所指的“景观”的特征,按照德博尔的理论和贝斯特、科尔纳的解释,[4](P106~114)我们大致上可以把它概括为以下几点:

      1.商品已经占领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并且上升到了心理水平;

      2.现代技术与媒体文化的结合,使物质对象让位于它的再现符号,影像世界几乎取代了真实的生活世界,虚拟真实的方式让个体进入到更高和更强的科学抽象概念领域,并使受众主体的直接体验移入到令人炫目的影像世界和符号之中,特别是进入到变幻不定的明星、名人和故事的幻想世界去消遣无为的人生,从而消解了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体性。

      3.以娱讯和广告作为景观的主宰模式,休闲和消费、服务和娱乐等文化设施成了大众投射和宣泄欲望的审美场所;异化在不知不觉而且是令人愉悦的情景中形成,“cool”和“sucks”成了人们表达审美感受的常用词。

      对于“景观”的这些特征的流弊,德博尔虽然没有明确地加以批判,但他却提倡一种“境遇主义”,支持个体在积极的、创造性的和想象的实践中开创他们自己的“境遇”,支持他们自己极富热情的存在的事件,完全地参与日常生活的生产并最终建立一个新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