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佑玲,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邓佑玲(1966—),女,土家族,湖北建始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原文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美学乃至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发生学角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求美冲动、文化固化等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然生态环境是物质条件、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础,而追求美的冲动和审美思维的自我发展是关键,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则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并得以固化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土壤。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漫长而复杂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观念逐渐从宗教的、伦理的、功利的、认知的等观念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这一分离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在明晰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基础上建构和完善其审美模式的蒸馏过程。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这一过程是中国少数民族美学乃至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发生学角度来说,少数民族的审美模式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成熟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对于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单单任何一个理论或假说都很难给出科学的解释。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首先,探讨在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弄清楚这些因素在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运用关于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的第一个层次的理论,即多因素论。其次,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雏型到成熟的建构过程。在弄清楚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解释这一建构过程。为此,我们尝试运用关于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的第二个层次的理论,即建构理论。最后,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多种文化功能到单一审美文化功能的蒸馏过程,即在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的较早阶段,其中还不可能有纯粹美学意义上的审美模式,这些审美模式和其他文化因素互相交融,例如,审美模式最初还只是混融、依附在原始族群的物质生产生活和宗教等仪式活动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闲阶层的形成,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逐渐摆脱认识论、宗教膜拜心理而得以形成并稳定下来,在摆脱了宗教的、认知的、伦理的观念基础上,少数民族的审美模式便在其稳定的、明晰的审美情趣、审美心理、审美理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走出了一条从生产、生活活动到艺术活动,从泛审美活动到艺术审美活动的轨迹,沿着这一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作为载体的物质生产、生活活动中,审美的观念逐渐从其他观念中分离出来,这一分离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在明晰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基础上建构和完善其审美模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蒸馏”的过程。据此,我们尝试建构起关于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的第三个层次的理论,即蒸馏理论。本文是试图用这三个层次的理论来阐释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机制的一个初步探索。

      一、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的因素

      考察少数民族审美活动的历史,可知影响他们形成独特的审美模式的主要因素有:

      (一)自然生态环境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的物质条件

      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山川、植被、气候、生物群落等因素。地球上一切生物都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人类也不例外。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无不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说来,人类文化就是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和结果。

      各民族的一切活动无不受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直接制约或间接影响。越是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越不发达,人们生产、生活和艺术的创造活动越容易、越直接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最早的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适宜的地区,如东西半球最早的五个文明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秘鲁和墨西哥,其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无不是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地方。

      任何一个自然区域都生长着特定的生物群落。群落和环境是组成自然区域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某一地区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藏族人与牦牛、高原、雪山,传统鄂温克族人与驯鹿、白桦林,蒙古族人与蓝天、骏马,傣族人与水、竹林和孔雀等等,都是人处于特定生态系统的显例。对不同地区的民族,特定的自然动植物群落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肉食、劳动、交通、衣服、油料、艺术创造的来源。一般动物要从地理环境中吸取养分,而人类不仅主要依靠动植物吸取养分维持其生存,人类还在认识、适应、改造生态环境的斗争中积累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人类一方面创造与其生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实用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具有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的、用于慰藉心灵、祈福禳灾的娱乐性、功利性的精神产品,即各种审美活动的产物——各种艺术产品。

      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从家屋的结构和风格来说,冬季雪多、夏季雨水多的地区屋顶多呈倾斜面,以利于积雪雨水的疏导。在干旱少雨地区,可建平顶的房子。反之,在多雨地区则以金字塔型屋顶为特色,以利于雨水的下泄,如傣族的竹楼、土家族等民族的吊脚楼、海南岛黎族的船形屋等干栏式家屋莫不是适应南方潮湿多雨自然条件的产物。从着装来说,哈尼族妇女的生活服装,衣长不过臀部、袖长不过肘,裙(裤)长不过膝,这种短而露的特点适合哈尼族所生息繁衍的亚热带自然生态环境和水田农业生活、生产习惯。从原始岩画来说,也表现出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在史前艺术和原始艺术中,人们对于动物表现的兴趣,除了动物是他们的狩猎对象和生存的来源外,还因为动物像人一样具有生命的活力和血肉之躯。更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原始社会中的人甚至赋予动物和其他自然界中的物象以某种超自然的神力。在原始洪荒时代,人必须战胜动物,啖动物血肉,衣动物皮毛,才能维系生存。人与动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远古人类通过岩画、祭祀性舞蹈、歌唱等形式表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这种敬畏、崇拜、依存的关系。原始洞窟岩画、壁画反映了原始人狩猎的成功、狩猎的经验,反映了原始人对于动物习性、特征的把握,也反映了原始人与动物之间残酷的斗争画面。总之,不同民族的审美活动深深地打上了他们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烙印。蒙古族的毡帐建筑风格不同于南方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南方少数民族的裙式衣装不同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袍式服装。各民族审美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差异,特别是他们在审美观念上的差异、在审美趣味上的不同偏好、在审美理想上的不同追求,都可以在自然生态环境这一类因素中找到其物质根源。因此,我们说自然生态环境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赖以形成的物质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