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毛泽东美学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玉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张玉能(1943—),男,江苏南京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后现代主义思想和话语在当下的中国,虽然并不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球化的形势下,它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发展的语境。就在这种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毛泽东美学思想也可以加以重新审视。从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关系本体、不确定性观念、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美的形态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毛泽东美学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及其中国化方面仍然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然而,也要与时俱进,拓展思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和审美关系,开拓出美学理论的新天地。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中国化和现代化。它形成于20世纪中期,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为主要标志,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历史发展,基本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实践性、人民性、阶级性、党性、工具性,并且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尽管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使得毛泽东美学思想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当时代发展到全球化的后现代主义的时候,我们重新审视毛泽东美学思想,仍然可以说,毛泽东美学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上是基本正确的,也是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学的某些方面,当然,由于特殊的历史境况使得晚年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未能彻底与时俱进,从而需要历史地进行评价。本文仅仅想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主要特点来审视毛泽东美学思想,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利于进一步发展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开辟当代中国美学的新天地。

      一、后现代主义与20世纪中国美学

      20世纪,在中国美学界是一个不寻常的时期:20世纪的百年发展,尤其是世纪之初到30—40年代中西美学思想的碰撞和融合,40—5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初步确立,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美学热”,为世纪末的中国美学奠定了产生伟大飞跃的基础。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好形势,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浪潮激荡着中国美学家的思想,后现代美学的话语及其形形色色的理论形态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始传播、蔓延,它们既是一种西方美学的言说方式,也成为了中国美学界无法漠视的话语形式;在80年代“美学热”的余温之中,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话语逐步构筑了一个现实的中国美学的“后现代语境”。尽管按照中国的生活现实状况来看,中国在20世纪末并没有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进入一个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中国当时乃至今天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社会,正处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但是,就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而言,中国社会呈现着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话语方式和理论形态相互纠结、多元共存的复杂格局,尤其在一些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前沿,比如美学,就已经现实地形成了一种“后现代语境”。一方面,美学的后现代语境表现在西方后现代哲学、美学、文艺学的理论著作大量地被译介到中国,并在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学的后现代语境还表现在,由于西方后现代美学的影响,一批充满朝气的年轻的美学家纷纷援引后现代美学的理论话语和思维方式,对于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美学主导思潮的实践美学开始了一次冲击,要求“超越”实践美学,形成了所谓“后实践美学”的思潮。正是在这种“后现代语境”下,后现代主义美学形成了一个不可漠视的参照系。用这个“参照系”来审视曾经主宰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毛泽东美学思想,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价值。

      西方后现代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它是西方美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特点正是在这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铸就的,诸如它的拒斥形而上学,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提倡多视角主义和不确定性,凸现丑的美学地位等等,都是在彻底反对传统美学、反思和重写现代美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按照西方美学在西方社会、哲学、文化的背景下所演进的逻辑,从公元前6世纪到20世纪末, 西方美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一、自然本体论美学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16世纪),包括古希腊美学、古罗马美学、中世纪美学、文艺复兴美学,这是西方美学的传统的或古典的时期,它主要以自然本体论哲学为基础研究美学问题,因此着重在研究美和艺术的客体方面,以形而上的探讨为主要方面,奠定了诸如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形而上的问题,在艺术上主张“模仿说”和镜子说。二、认识论美学阶段(17—19世纪),包括新古典主义美学(也涵盖巴罗克、洛可可美学)、启蒙主义美学(又分为大陆理性派美学和英国经验派美学两大对立思潮)、德国古典美学,这是西方美学正式确立独立科学而大步发展的时期,它主要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研究美学问题,因此研究的重点逐步地倾向于审美主体方面,以探讨认识论上的形而上问题为主,不过这些形而上问题主要是从主体方面来运思考虑的,这时的美学就被鲍姆加登定位在“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同时历史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也兴盛起来,产生了“认识论转向”,并且这一时期的美学在启蒙主义美学中分裂为大陆理性派和英国经验派,而到了德国古典美学就努力将这对立的两派统一起来,是美学达到了独立发展以后的第一个高峰;正是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在19世纪末进一步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美学。三、社会(人类)本体论美学(19世纪末—20世纪),它主要包括既相互对立又同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它以社会本体论或人类本体论为哲学基础研究美学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西方现代主义美学主要以精神本体论为基础,辅之以形式本体论或符号本体论,因此形成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对立思潮,前者主要有唯意志主义美学(尼采、叔本华)、生命美学(狄尔泰、奥伊肯)、直觉主义美学(柏格森、克罗齐)、精神分析美学(弗洛伊德、荣格)、存在主义美学(萨特、早期海德格尔)、现象学美学(英伽登、杜夫海纳、盖格)、早期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阿多尔诺、本雅明),后者主要有德国形式主义美学(赫尔巴特、齐美尔、汉斯立克)、实验美学(费希纳、蔡沁)、俄国形式主义美学(什克洛夫斯基、雅克布逊)、英美新批评和形式批评(瑞恰兹、贝尔)、法国结构主义美学(列维—施特劳斯、早期罗兰·巴特)、分析美学(早期维特根斯坦)等,这些思潮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反传统、非理性、重形式或者重精神;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语言学转向”,也就是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美学时期,后现代主义美学主要以语言本体论为哲学基础研究美学问题,主要有解构主义美学(德里达)、崇高美学(利奥塔)、生存美学(福柯)、解释学美学(后期海德格尔、加达默尔),它进一步反传统,彻底打破形而上学的玄思,由于把语言作为了人类和社会的本体,语言的能指的游戏决定着一切存在的意义,所以这些美学流派就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主张多视角主义和不确定性,凸现丑的美学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