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维武,1949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毛泽东的“实践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产物,既有与作为外来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密切联系的一面,更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外来哲学转化为中国哲学的一面。这两个方面,是与自19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相联系的: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越出西欧演变为世界性哲学,把自己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带给了非西方民族,唤起了东方前近代民族的觉醒;另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在这一过程中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革命实践相结合,融入到不同民族国家的思想世界之中。研究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不能用其一面去遮蔽另一面,应当对这两个方面作历史的辩证的把握。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字号:

      早在1921年初,毛泽东就明确地认同唯物史观,主张“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① 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奉者。但他成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则在于他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最为重要的哲学篇章,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最核心的文本,与之相关联的《矛盾论》则是从方法论上进一步对《实践论》的展开。以《实践论》为标志、为核心所展开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可以称之为“实践论”。“实践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哲学资源和革命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极其鲜明的中国性格。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及“实践论”却受到了先是来自国外然后是来自国内的贬抑,被说成是沿用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框架,打上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鲜明印记。如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这种俄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影响了第一代中国革命者,也影响了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喜爱哲学的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在思想上尤其深受这种‘原理’文化的影响。……毛泽东的《辩证法唯物论提纲》虽然有独创性,但也打上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烙印。”为了强调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烙印”,该研究者甚至曲解历史,作如是说:“在20世纪20、3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苏联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书籍。他仔细研读过西洛科夫等人编写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主编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上册)等教科书,亦认真研读过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在研读这些书籍时都作了详细的批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包括哲学名著《实践论》、《矛盾论》在内的《辩证法唯物论提纲》。”② 毛泽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成稿于1937年,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表于1938年,前者显然不可能以后者为“基础”。但现在为了论证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烙印”,就连这基本的历史事实也不顾了。这样一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何种程度上体现着中国性格,确实成了一个需要认真辨析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力图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的中国性格作出更深入的发掘和分析,以说明毛泽东的“实践论”固然吸取了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成果,但决不能简单地视为“深受这种‘原理’文化的影响”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至于包括《实践论》、《矛盾论》在内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成稿于1937年这一史实,龚育之有一篇题为《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关于〈实践论〉的写作、流传和发表》的短文,对此作过有说服力的考论,已不应再是一个问题。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兴奋点的转移

      毛泽东的“实践论”之所以被某些研究者视为深受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影响的产物,一个很明显的理由,在于毛泽东的包括《实践论》与《矛盾论》在内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与当时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结构与内容上具有一致性,甚至它们的一些章节亦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但如果仔细研读毛泽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就会发现这个提纲固然与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有着鲜明的联系,但也与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有着鲜明的不同。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在毛泽东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已经实现了转移,由本体论而移至了认识论。在毛泽东看来,世界的物质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世界的物质性,人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并不难证明和了解。他在这个提纲中说:“经过了万里长征的红军,不怀疑经过地区连同长江大河、雪山草地以及和他作战的敌军等等的客观存在,也不怀疑红军自己的客观存在;中国人不怀疑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同中国人自己的客观存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也不怀疑这个大学和学生自己的客观存在。”④ 因此,他认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关键,不在于证明世界的物质性,而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以应对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十分重视列宁所说的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当时译为论理学)相统一的思想,从理论上加以了强调和凸显,使之成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关键性和总体性的思想。他说:“唯物辩证法是惟一科学的认识论,也是惟一科学的论理学。唯物辩证法研究吾人对外界认识的发生及发展,研究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的知到更完全的知的转移,研究自然及社会的发展法则在人类头脑中日益深刻和日益增多的反映,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的一致。唯物辩证法研究客观世界最一般的发展法则,研究客观世界最发展的姿态在思维中的反映形态,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研究现实事物的各过程及各现象的发生发展消灭及相互转化的法则,同时又研究反映客观世界发展法则的人类思维的形态,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与论理学的一致。”⑤ 由此,毛泽东得出了结论:“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同时又是无产阶级认识周围世界的方法和革命行动的方法;它是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