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作 者:
雍涛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的两部重要哲学著作,它们构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两论”问世70周年的今天,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这两部著作,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事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两论”的成因、修改及理论来源

      1.“两论”的成因《实践论》、《矛盾论》是在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思想、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其直接原因是为了在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1937年4月起,毛泽东应抗日军政大学的邀请为干部和学员讲授哲学;至“七·七”事变止,每周二、四上午讲课,三个半月共讲课100多小时。为了讲课,他编写了《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提纲》共分三章:第一章讲唯物论和唯心论,下分若干小节,内容包括哲学中的两军对战、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区别、唯心论发生与发展的根源、唯物论发生与发展的根源,等等;第二章讲辩证法唯物论,下分若干小节,包括物质论、运动论(发展论)、时空论、意识论、反映论、真理论、实践论等内容;第三章讲唯物辩证法,分述唯物辩证法的三个法则,即矛盾统一法则、质量互变法则、否定之否定法则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一些范畴。《实践论》是该《提纲》的第二章第十一节,是7月份讲的;《矛盾论》则是第三章的第一节,是8月份讲的。“七·七”事变爆发后,毛泽东因忙于其他工作,讲课只好中断,第三章唯物辩证法只讲了“矛盾统一法则”一节。讲课时总政治部宣传部曾派人做了记录,整理后经毛泽东审阅修改印发给大家学习讨论。(参见郭化若)加工整理后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节同其他章节相比较,已不再是提纲性的东西,而是完整的论文了。那时除《提纲》油印出版之外,《实践论》、《矛盾论》还单独油印过。毛泽东曾将亲笔署名的油印本送给吴黎平(参见吴黎平,第119页);1937年10月艾思奇到延安后,毛泽东也曾将“两论”送艾思奇(许全兴,第189页)。关于为讲哲学而写“两论”的原因和情况,1965年1月9日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得非常明白。斯诺说:“在卢沟桥事件发生的前后几个星期,毛在延安的生活比较平静。军队已开赴前线,毛有时间收集资料,准备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几次基础哲学时使用。他准备了一些供年轻学员用的简单和基本的文章,讲座就持续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在党的一再要求下,毛准备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以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日常的实际例子结合起来。毛说,他大部分写作在晚上进行,白天睡觉。他花了几个星期写的文章,以讲座的形式讲了两个小时。”(斯诺,第156页)

      2.“两论”的修改《提纲》及“两论”的油印本流传开来后,许多刊物就拿去刊登了,因此有了各种版本。对此,一些学者作过专门的考察。(刘跃进,第429页)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两论”从1937年7、8月份问世到1950年、1952年分别正式发表,中间究竟经过几次修改?有的论者认为“中间没有修改过,只是在解放后正式发表《实践论》、《矛盾论》时著者才作了修改”。(龚育之,第293页)笔者对此心存疑义,觉得其间至少经过两次修改。第一次修改的时间大约是1938—1940年延安哲学小组活动期间;第二次则是1950—1952年《毛泽东选集》出版之前。先说第一次修改情况。1938年8月,延安成立了新哲学学会,开展了哲学的学习和研究活动。1939年春,毛泽东组织了一个六人哲学小组,参加者除毛泽东本人外,还有艾思奇、何思敬、和培元、陈伯达、杨超。这个小组每周开会一次,一直坚持了三个多月。地点都是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花了不少时间讨论“实践论”、“矛盾论”的问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论文选》,第69页)毛泽东后来修改“两论”时,把大家讨论的意见都概括进去了。(同上,第247-248页)此外,《艾思奇文集》末尾附录的《艾思奇年谱》中,提到1940年春中央宣传部也成立了一个哲学小组,组长是张闻天,指导员是艾思奇,参加学习的有朱德、李维汉、徐特立、柯柏年、莫文骅、于光远等,每周开会一次,主要是讨论艾思奇拟的研究提纲和毛泽东的“两论”,也提出过一些修改意见。(《艾思奇文集》第2卷,第905页)这些回忆和材料都说明,1939—1940年期间“两论”作过修改。

      至于“两论”收入《毛泽东选集》之前的修改情况,一些专家已作了详细的比较研究(龚育之,第290-294页;许全兴,第189-196页),笔者对此十分赞同,但对他们比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则稍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实践论》的修改的确不大,基本上保持了1937年油印稿的原貌,但应该指出,这次修改不仅是文字的改动、例证的重新选用,而且也有带实质性的内容的增删和改写。最突出的是《实践论》第4自然段就完全是新增加的;删节最重要的是第22自然段,在论述人的认识受许多条件的限制而常常落后于实际时,删去了原稿中不甚恰当的一长段话,其中有这样的文字:“反动的剥削阶级,他们已无认识任何真理的能力,因而也没有改造宇宙的能力,相反地,他们变成了阻碍认识真理与改造世界的敌人”等等;还有就是第9自然段两处,把原稿中当作批评和嘲笑对象的“知识分子”改为“知识里手”,这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却反映出一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看法的原则性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