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本质核心,也是一种开发人类“共同道德”(大公无私)资源的宏观社会德育与微观学校教育相统一的共产主义和谐德育观。毛泽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继承、批判、吸取了古今中外的伦理、道德、思想文化遗产的精华,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德育和儒家传统道德文化思想进行了马列主义改造,在长期的多层·立体·综合化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本质的大众公共道德人生观、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情感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构成了毛泽东德育思想和谐境界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的德育境界,是在名的资源提升到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的前提下的和谐境界,是以名、利两种资源有机统一为基础,注重民生、民利、民权、民主的动态和谐,尤其是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实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和谐境界。这比“忧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等理念更深入一层,也更具体、更实在、更合民意民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为大众服务的民生、民利目标方向。毛泽东德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德育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群体思想智慧结晶。这种“结合”的本质,就是“和谐境界”的追求、渴望与实践。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毛泽东从人民大众根本利益和斗争动态平衡关系两个侧面追求和谐德育境界,具体可以分为学习实践、革命实践和全面实践三个发展层次,这也是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和谐境界的根本源泉。 (一)和谐基础:学习实践 学习实践,这是毛泽东德育境界形成发展的基本和谐层次,也是毛泽东早期德育与和谐思想的主要源泉。毛泽东通过传统典籍的学习(自学、在校学习)和读无字之书(游学、社会调查),把道德和理想统一起来,确立了社会人生道德观和“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理想。一方面,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观的影响和熏陶,他不仅注重传统典籍的研习,也重视学习和研究哲学、伦理学等,社会实践也更为广阔、丰富(如两次游学、调查等)。从其《讲堂录》(1913-1914)、《〈伦理学原理〉批注》(1917-1918)到《体育之研究》(1917)的发表,毛泽东探讨、阐述了理想与道德、德智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等观点,标志了毛泽东早期德育思想的形成。 (二)和谐关系:革命实践 如果说,毛泽东在学习实践中还只是个人体验为主的儒家“民本”、“民利”(爱民)传统道德观,那么在革命实践时已是集体实践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民权、民主大众道德观,也是毛泽东从斗争哲学中求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万物和谐关系动态平衡的基本宗旨。这个时期,毛泽东开始从人与人关系为社会主体实践的道德理想,丰富道德的宏观内涵,开辟了群众道德实践的和谐之路。毛泽东始终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注重调查研究,一切从群众的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特别是1921年以来,毛泽东在马列主义原理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新的飞跃。他全力投入革命实践,深入工农群众、关心工农教育,从开办工农夜校,到主办广州农讲所,在革命斗争中积极组织党的建设和进行革命准备,他把“改造中国与世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化为行动准则和德育的最高境界。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凝成了不同的德育中心内容与和谐育人思想支柱,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抗大精神”等精神支柱。这在他的实践和一些言论、题词、著作中,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中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德育境界在和谐的基础上的革命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三)和谐发展:全面实践 毛泽东的全面实践,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和谐发展境界。“理论和实际统一”,这就是毛泽东和谐德育境界的最高层次。毛泽东的德育理想和德育实践,是统一在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基础上的,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德育价值取向。毛泽东从宏观与微观统一的社会和谐关系出发,一贯倡导大公无私,既重视社会的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也重视学校的德育实践,并从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和谐实践基础上把二者结合起来,开发以思想智慧为主的人才资源,培养有利于人民并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和谐公民。毛泽东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度和我国社会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新人的基本规格和培养标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以及“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和谐人才标准,不仅阐述了德育在全面发展中的首要和谐地位和德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德、智、体三者的和谐关系,并指出了生产斗争(人与物质生产关系)、阶级斗争(人与人交际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人与知识生产发展关系)三种实践形式,以及“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道路的实践途径,体现了实践的个人主体、群众主体和社会主体三个层次。这也是毛泽东德育境界在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一个根本标志。 上述发展层次表明,毛泽东德育境界是在批判、继承和吸取了中外传统道德文化与和谐思想特别是中国古代德育和以儒学为主体的“和为贵”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与和谐思想的优秀成果,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而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大德育和谐思想。毛泽东从在校学习、自学、读无字之书、到革命实践和全面综合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这一和谐根本为出发点,从同情贫弱、乐于助人的道德观,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德理想,发展到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解放全人类的德育最高境界,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大德育和谐思想体系。 毛泽东德育境界,是在长期的民主·和谐·主体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和谐社会道德思想体系。它包括我党我军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注重人的道德完善,目的是使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觉悟的又红又专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新人。因此,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核心,并贯穿于人与人交际德育实践的始终。毛泽东这一德育境界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就是以人的个体和谐为本的,如德育目标、任务、原则、过程、内容、方法和德育价值观、社会观,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诸因素的相互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