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或者说怎样从根本上去加以理解和把握?我认为首要的当推社会主义矛盾学说。而这一学说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其经典之作是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就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根源、表现和运动规律、解决方法等作了全面的分析和阐发,从而建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学说。它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总体思路和理论根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下存在矛盾的必然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紧迫性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存在矛盾?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经历了长期探索和认识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都是辩证法巨匠,深刻洞察矛盾法则无处不在,指出矛盾是一切辩证法的源泉。但是历史条件决定他们对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剖,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是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只是由于他经历的社会主义实践不多,且英年早逝,这一重要观点未能充分展开和发挥。斯大林是一直否认社会主义下存在矛盾的,到了晚年才羞羞答答地承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会有矛盾,同时又不肯放弃“完全适合”的提法。在他看来,不是矛盾的存在及其不断解决,而是没有矛盾,才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向前发展。这种观点,正是苏共坚持僵化的一套体制而不思改革,从而使苏联社会长期陷于停滞状态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 在我国,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内外都有一些同志认为我们从此将生活在一个没有矛盾的尽善尽美的社会里,于是对现实存在的种种矛盾视而不见,或者一经发现便惊慌失措。这种想法从世界观方法论上说是形而上学的,因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等于否认辩证法。在一定意义上,《正处》是针对这一情况而写的。它的基本立论前提,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客观必然性。它批评“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这样,就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1] (P213) 社会和谐固然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而在新世纪新阶段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把它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显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肯定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并在列举其六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后接着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深刻点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紧迫性。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 (P9)这是至理名言。《正处》提出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之所以得到最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受到国际进步舆论的广泛好评,就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体现了理论的彻底性。 在社会矛盾面前,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回避矛盾,掩盖矛盾,或轻描淡写,粉饰太平,把事实上存在的甚至已经比较尖锐的矛盾,都看成是“没有什么了不得的问题”,不然就是否定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和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如同前不久某些知名学者所说的那样。按照这种逻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便成了杞天之虑,无病呻吟。这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于社会和谐有害而无益。另一种态度是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着力化解矛盾,解决客观存在的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如同《决定》所说的那样。按照这种逻辑,在我国当下正既处于“黄金发展”、又处于“矛盾凸现”的时期,面临空前的社会变革,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了。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于社会和谐有益而无害。从理论上说,前者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南辕北辙,后者以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为立论依据;前者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后者是唯物的辩证的。从政治上说,前者与广大人民的心声背道而驰,后者与广大人民的意愿天然吻合;前者是逆乎时代潮流的,后者是顺应历史趋势的。两种不同态度,势必导致两种不同结果。 二、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