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研究认识的成长问题,即研究认识怎样“从一种不充分的、比较贫乏的认识向在深度、广度上都较为丰富的认识的过渡”,[1] 18具有跨专业性质。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经验主义和先验主义或天赋论被称为古典认识论。古典认识论在讨论人的认识时,默认这样一个假定:在认识之前,预先存在着主体和客体。经验主义认为主体的所有认识信息都来源于客体,无客体则无认识;天赋论则认为主体有先天的结构,认识是主体将其结构强加给客体的结果。这样,作为对我们的认识具有限制作用的主体和客体,其特性随着我们信念的不同而起变化。在经验主义那里,信念越强特性就越丰富;在天赋论那里,信念越强则特性越贫乏。[1] 10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从结果出发,将认识本身当作现成东西进行研究造成的。皮亚杰认为,不能从某一静止点出发来研究认识,而应该从运动变化的角度,从认识发展来研究。 “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开端”,[1] 17没有绝对的开端,并不意味着没有开端和起点。主体或客体都不是认识的起点,认识“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初便是纠缠得不可分的——中发生的”。[2] 3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发生的,“活动”就是认识研究的起点。在“活动”的发展中,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逐渐建构起来。具体说来,刚出生的婴儿不知道什么主体客体,他的活动彼此分隔,尚未协调。随着孩子长大,他的活动开始协调并逐渐形成为两大类:“一方面是把主体的活动彼此联系在一起的协调,另一方面是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的协调。”[1] 26儿童的活动对两种协调进行抽象,使前者内化为逻辑数学结构,使后者外化为因果物理结构。主体利用因果物理结构对外来刺激进行选择和加工,便形成客体。“客体首先只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被认识的,因此客体本身一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1] 93主体建构客体是同解除自身中心化相联系的。主体利用因果物理结构建构客体时,实际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就造成主体的建构或同化过程经常出现困难,主体会碰到与自身认知结构不同的新特性。这时,主体就会对其结构进行调节,改变原有结构,创造新结构以同化外界。这一过程也叫顺应。通过调节和顺应,主体不但适应了外界,也逐渐实现了主体的建构。这样,主体客体在人的活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被建构起来。 毛泽东没有局限于对认识论中某些细节的具体描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苦性,中国共产党内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使毛泽东不可能坐在书斋冥思苦想,梳理论证认识论中的具体细节,讨论诸如主体客体关系问题,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需要,突出或加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某些方面。他既反对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反对把客体消融于主体中,将主客等同起来;也反对费尔巴哈、普列汉诺夫式的唯物主义,因为这种唯物主义不懂得主客统一的辩证法,不懂得主客统一只有与实践相联系才能实现。毛泽东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人类“改变外界,同时又改变自己。”[3] 17毛泽东认为,“认识主体是社会的阶级”,[3] 22特别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客体可以是自然、社会,也可以是主体自身。 在主客体问题上,皮亚杰与毛泽东都承认主体客体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其差别在于: 第一,皮亚杰是从个体活动出发研究主客体的,而毛泽东则是从人类社会的、整体的角度看待主体客体问题。第二,皮亚杰认为主体客体不是现成的,而是有一形成过程,毛泽东没有讨论主体客体的具体形成过程。第三,皮亚杰认为客体不可认识,“客体只是由不断的接近而被达到,也就是说,客体代表着一个其本身永远不会被达到的极限。”[1] 103因此,主体和客体在皮亚杰那里是永远分立的,人不可能有真正认识,而在毛泽东那里,人类能在实践中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 皮亚杰认为,“我们的研究需要从活动开始”,[1] 22最初的活动是无意识的,主客体浑然一体存在其中。婴儿虽然没有意识,不知道自己是活动的发源者,但却把每一件事物与自己身体关联起来,似乎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皮亚杰借用弗洛伊德的术语,称这一现象为没有自恋者的自恋。在这一时期,婴儿的各种活动都是孤立的,彼此间没有协调,如吮吸就是吮吸,注视就是注视,抓握就是抓握。随着婴儿活动的增加,各种分隔的活动在不断重复中逐渐连结起来,在一岁到两岁时发生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1] 24主体开始有了这种意识:他自身就是活动的来源。意识的觉醒把主体彼此分隔的活动协调和联系起来,从而使主客体分化。“主体活动的取得协调……既是主客体之间发生分化的根源,也是在实物动作水平上消除自身中心化过程的根源。”[1] 24在这里,本能的活动使认识的最初发生成为可能。 把主体彼此分隔的活动协调和联系起来,就形成图式(Schema)。个体把刺激纳入原有图式中,好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这就是同化。同化使个体能对刺激作出反应。在情况变化的条件下,图式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其自身就产生分化。但我们不能把图式的形成完全归功于外部环境,虽然每个活动图式的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环境。图式的建构主要依赖于内源因素,理由是:第一,活动依赖于神经系统,不论这种活动多么低级。没有遗传和基因组的协调,活动不可能产生,这是一切动物的共同点,即使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也是如此。第二,在行为水平上,没有一个图式具有明显的开端,它总是依赖于一系列先行图式,而那些图式的起源又可以追溯到反射或自发的本能活动。第三,图式始终包括由主体(或机体)进行的动作,这些动作不是从客体或环境的特性中派生出来的。比如,堆积物体与迭加图式相关,但迭加图式依赖机体的力量,与客体的性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