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毛泽东对社会和谐问题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邢秀兰,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邢秀兰,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原文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内容提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建国前7年,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本文从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及毛泽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策略和实践等方面,对建国初期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做了简要分析,试图勾画出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和谐社会思想框架。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作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试图勾画出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和谐社会思想的框架。

      一、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泽东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实践者,他坚信社会主义社会是能够实现中国人民自由、独立、民主、富强梦想的、和谐的、理想的社会。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反复强调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① 为了实践对人民的承诺,为了实现共产党人的理想,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路径规划;随后,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二十八周年时做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论述了共产党人的“大同”理想、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没有阶级、没有政党、没有国家权力、高度和谐的“大同境域”;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途径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②;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条件: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③。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这一理想社会的实现成为可能,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条件,“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④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创造和奠定了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和保障,成就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否则是不可能的。对此,毛泽东作了反复的说明和强调。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⑤ 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申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是有能力领导好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是不可能成功的。1956年,毛泽东总结建国初期的经验,特别强调说:“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现在非有不可,而且非继续加强不可。否则,不能镇压反革命,不能抗击帝国主义,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起来也不能巩固。”⑥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是判断是非最重要的两条标准⑦。后来,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⑧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得出的重要结论;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而不是背离、必须加强而不是削弱这条最基本的原则。

      二、毛泽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决定作用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战略、策略,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了科学设想。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⑨ 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指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为共产党人设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任务。正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理想的、高度和谐的社会的追求,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现实追求和实践。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从儒家的“公天下”到道家的“无君”、“虚君”,从墨家的平等劳动、互助互爱到佛家的众生平等、极乐世界,追求社会和谐幸福的大同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绵延不熄。在民族危机深重的近代,为探索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救亡图存之路,先进的中国人在西方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影响下,以各种形式反刍“大同思想”,其中,集大成者当属康有为、孙中山。康有为写了《大同书》,勾画了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孙中山把西方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民主主义之中,形成他的民生社会主义观,主张耕者有其田、资本公有、人人平等;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勾画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没有私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幼年毛泽东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先哲圣贤追求的大同理想注入他的心灵深处;青年时代,毛泽东外出求学,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洪秀全等成为他崇拜的偶像,他们对大同思想的阐释、宣传,不可避免地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有利的国际环境

      正如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的前途时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革命处在二十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的新的国际环境中,即处在社会主义向上高涨资本主义向下低落的国际环境中,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革命的时代。”⑩“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11) 在这个时代,任何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二战结束后,世界明显划分为两大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明显处在上升期,资本主义则显示出衰败的迹象。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很快由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