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现代审计与会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实行政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

      在国企改革中,国家审计通过实行

      政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对国企改革政

      策的制定、执行、结果可能存在的不同风

      险进行评估,从而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

      的传统方式,转移到事前、事中审计上

      来,对政府的重大国企改革政策、重点国

      有投资项目等实行事前审计监督。

      政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是由于在国

      企改革过程中公司造假、管理舞弊等行

      为盛行,为了提高审计质量而产生的以

      评估审计风险为主的新的审计模式。政

      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不仅研究企业的会

      计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控制也

      加以研究,也就是说风险导向审计更重

      视固有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实施过程,实

      际上就是风险控制过程。政策预期风险

      导向审计是指对企业制定的改制政策预

      期达到的效果与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

      结果与预期不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

      估,并将其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国企

      改革中,实行政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主

      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合理选择国有企业改革固有风

      险因素,确定固有风险

      对固有风险因素的确定,要关注控

      制环境。国有企业固有风险因素主要有:

      政治、社会及自然的变化、国有企业的文

      化特征、以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发现的问

      题及整改情况、同级改革政策监督部门

      的独立性以及发现问题的难易程度等。

      (二)对国有企业内控情况进行评

      价,确定控制风险

      对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内控进

      行评价,涉及到决策(设计)、执行、监督

      反馈三个层次。在预期风险导向审计时,

      只有对改革政策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

      监督机制进行全面风险评价,才能对风

      险有全面根本的把握,避免监督审计不

      全面的问题。

      1.分析决策内部控制设计的风险,

      初步评估控制风险水平。评估的主要因

      素有:组织结构的合理、合规性,各类制

      度修订和实施的及时性,岗位分工及职

      责明确程度等。如果制定改革政策的决

      策机制存在问题,那么将导致严重的管

      2.确定改革政策执行的控制风险水

      平。影响政策执行的控制风险因素主要

      有:被审计单位业务的主要类别、各类主

      要业务的发生过程、重要的会计凭证、账簿记录以及会计报表项目、重大交易和

      事项的会计处理过程以及交易授权等。

      通过进行控制测试,来确定内部控制的

      有效性。执行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政策

      顺利运转的基础,执行机制评价主要侧

      重于机制设置的科学性、机制运行的有

      3.确定改革政策的监督反馈机制的

      风险水平。监督反馈机制是国有企业改

      革政策贯彻的内部防线,其是否完善与

      有效直接影响对改革政策的控制风险水

      平,监督反馈机制越完善、越有效则风险

      的水平越低,监督机制评价主要在于机

      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4.对国企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

      情况进行测试。主要步骤:调查了解被审

      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如阅读以前的

      资料(如以前进行过改制、重组、合并等

      相关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绘

      制内控流程图等。

      进行符合性测试。在了解了被审计

      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后,采用符合性

      测试。在符合性测试时选择若干控制点,

      常采取“穿行测试”,在改革政策某一方

      面选择一个或几个部门进行政策贯彻测

      试,以验证国企的内控是否与已制定的

      改革政策相匹配,能够在内控上有效支

      持国企改革政策的执行。

      执行控制测试后,对内部控制进行

      评价。确定对其内部控制的信赖程度,从

      而确定控制风险水平,以进一步确定实

      施审计重点关注的范围、重点关注的内

      容、改革推行的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漏

      洞和舞弊行为等。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

      价要注意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这是符

      合性测试的要求。

      由于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个动态的

      过程,对制度评价同样要以动态的眼光

      来看待,应该考虑制度执行者的自身素

      质和风险意识等因素。如果执行者自身

      素质较差,那么对业务风险往往缺乏完

      整、清晰的认识,风险累积和爆发的概率

      就比较大。

      (三)对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审计风

      险进行确定

      在确定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后,

      就可以确定检查风险。确定计划检查风

      险后,应对审计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把有

      限的审计资源向改革政策的高风险点倾

      斜,以保证审计重点查深、查透。

      调整和完善审计计划。当审计过程

      中改革事项的重要性发生变化或测试结果显示与早期预期不符,则需要完善审

      计计划,调整各事项分配的人员及时

      进行实质性测试,确定合理的抽样

      方法与样本规模,控制检查风险。对内部

      管理部门采用变量抽样,其他业务采用

      属性抽样;加强现场管理,降低内审检查

      风险;科学评价审计结果,注意对审计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