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官职在中国历史演变中的四个阶段

作 者:
徐严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集团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第一阶段为西周时期。周王左右的

      辅佐为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三公

      之下有三事官(政务官、事务官和地方

      官)、四方(诸侯和方国、部族)和卿事

      寮。王朝官员为:总揽朝政的太宰、掌祭

      祠礼仪的太宗、掌历法记事的太史、掌祈

      祷的太祝、掌神事的人工、掌占卜的人

      卜,合称六卿。《周礼·天官冢宰》记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

      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

      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

      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

      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

      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在西周

      时期政府分两大系统:一是“地官司徒”

      管全国财政收入;二是“天官冢宰”管全

      国支出、会计核算、审计监督,宰夫是天

      官冢宰下一官员。

      第二阶段为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为更好地统治国家,开始设立三

      公九卿,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

      央政府高级官职。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

      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

      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

      军事。汉承秦制,也设三公。到了西汉后

      期,三公分别改名为司徒、司空、司马,因

      这是中央最高官职,权力很大,所以在东

      汉初期,开国皇帝刘秀限制三公的权力,

      大权独揽,三公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

      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

      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

      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

      官。汉朝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兴禄

      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为大司农。

      秦汉之际,三公九卿组成了中央政

      府,人们就常用三公九卿来概括当时中

      央的官吏制度。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

      中书省、门下省的建立,三公和九卿的权

      力逐渐被替代和分割。到了隋统一后,三

      公九卿制让位于三省六部制。

      在这一时期,审计监督职能进一步

      得到提高,审计模式初步形成,御史大夫

      为三公之一,负责民政财政以及财物审

      计,同时对行政、军队具有监职权。在这

      一时期还建立了“上计”制度,制度规定

      皇帝亲自听审财政会计报告,审计官职

      进一步得到提升,审计的地位进一步提

      高。秦嬴政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

      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

      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

      亦产生颇大的影响,不过其事业系在残

      酷压榨民众的条件下完成的,因而秦始

      皇当政仅仅十二年。

      第三阶段为唐宋时期。在这一时期

      审计发展到鼎盛时期。唐朝在政治制度

      上经过不断的改革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

      方的完整而严密的官职制度。中央的最

      高权力机构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

      门下、尚书三省,六部为吏、户、兵、刑、

      礼、工六部。《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中

      记载:“刑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

      人,正四品下。刑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

      下刑法及徒隶句覆、关禁之政令。其属有

      四: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

      司门;尚书、侍郎总其职务而奉行其制

      命。”又《新唐书·百官志一》中记载:“比

      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句会内外赋

      帘、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

      程、逋欠之物,及军费、械器、和籴、屯收所入。京师仓库,三月一比,诸司、诸使、

      京都、四时句会于尚书省,以后季句前

      季;诸州,则岁终总句焉。”从中不难看

      出,刑部下设比部,比部举凡国家财计,

      不论军政内外,无不加以勾稽,查核审

      理。并将比部权力伸延到各州、县,已更

      具权威性和独立性,审查项目多,范围

      广。在这一时期唐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

      国力最强、贡献最大、历时最长的王朝之

      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其中一半时间在黄

      金时代之内。在审计方面也做出了前所

      未有的贡献———比部成为我国最早独立

      于财政机关的审计监督机关。

      宋朝时期,初时沿用唐制,到元丰改

      制后,又设置“审计司”(后称审计院。这

      是中国使用“审计”一词之始,沿用至今

      已有一千年矣)。南宋时,湖、广、川等经

      济发达之地区,也开设有地方的审计院,

      至此,中国独立审计网络已初步形成。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时期。元朝取

      消“比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即告消亡,而

      改由户部兼管官方会计报告的审核。明

      朝初期恢复“比部”,但不久又被取消,洪

      武十五年(1382年)设置“都察院”,以左

      右都御史为长官,审察中央财政工作。清

      朝继承明制,仍设置“都察院”为最高监

      察监督、弹劾和建设机关,兼管财政审计

      工作,但明清的都察院对财政审计工作

      比起“比部”的独立行使专职审计权力逊

      色得多了。总之,这一时期取消了专设的

      审计机构,使审计职能大大削弱,使审计

      服务于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小,地位逐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