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公告与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审计公告是迈向我国审计信息披露

      制度关键的第一步,但这种披露可以说

      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因此建议构建一

      个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并在

      此基础上形成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国

      家审计信息披露制度。

      一、信息论和信号传递机制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制度与信息论和

      信号传递机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1.信息论

      信息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

      内部分为信号传递理论和系统信息论两

      大派。其中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信息的传

      递发射能使购买者在购得产品后其质量

      能被证实。而能够实现这一措施的就是

      审计。审计能够保证信息传递有效,并使

      事后的产品质量得到证实。信息系统论

      假定信息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

      市场上的信息商品质量低劣,市场的资

      源分配可能无效,于是产生了提高信息

      质量及其可靠性的要求,审计的本质是

      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以促进有效决策,实

      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

      2.信号传递机制

      信号显示是由Spence 于1974年首

      先引入经济学。其中具有传递信息作用

      的行为称为“信号”,通过信号传递信息

      的方法则称为“信号机制”。信息传递机

      制存在和起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发信号要

      有成本,品质好的和坏的发出方都应该

      有所差别。发出方要不要发信号,发什么

      样的信号都要取决于成本收益分析,其

      收益又取决于接收方对信号的理解、判

      断和反应。

      二、审计公告信息传递的信号解读

      基于以上对信息论和信号机制的分

      析,我们认为通过审计公告公布后却引

      起轰动,说明除了审计质量本身外,作为

      信息发出方,审计公告发出了超出审计

      本身内容以外的东西。而作为全国公众

      作为信息接收方,并不是简单地关注审

      计的具体内容。

      1.审计公告传递了审计质量的信

      号。审计公告对公众传递了有一定质量

      才能发布的信息。因为审计公告在使审

      计工作变得透明的同时,也使审计工作

      处于无形的监督之下。这种无形的监督

      来自三方面(1)来自被审计单位的监督;

      (2)社会各界发挥舆论监督;(3)审计队

      伍内部互相监督。

      2.审计公告传递了中国审计机关具有强的独立性的信号。审计体制决定

      审计的独立性,对公开审计结果有重大

      的影响。中国审计公告的披露发出的信

      号说明的是中国审计机关具有较强的独

      立性。“审计风暴”之所以能刮起来,也就

      是说审计公告制度这所以得以顺利实

      施,在于审计工作得到政府极大的支

      3.审计公告传递了民主法制进程的

      信号。审计法治的民主目标要求公众参

      加法治,审计法治代表并保护公众利益

      国。国家审计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发展

      的产物,也是民主法制进程的标志,又是

      推动民主法制建设的工具,而不仅仅是

      对财政财务的监督。同时,由于审计公告

      暴露了政府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实质上

      是履行了公众民主监督的权力。

      4.审计公告传递了审计是服务于作

      为终极对象的公众以及公众参与的信

      号。根据受托责任论,社会公众是审计机

      关的委托人,受托人应向委托人报告审

      计结果。审计公告有助于调动公众的参

      与意识。一个真正具有效率、效能的公共

      服务审计计划,必定要得到服务对象的

      主动参与,而不是服务对象被动地接受,

      通过审计公告,拉近了政府审计与公众

      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

      其中“审计风暴”中所反映的“大快

      人心”且“令人痛心”的局面需要从公共

      选择理论和中国的法律环境进行分析。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和简森(M.

      Jensen)的REMM 的思想,作为“理性人”

      的公务员,由于政府缺乏必要的物质鼓

      励,因此,没有理由认为他们愿意自动发

      起某项制度变迁、包括审计公告制度的

      制订。而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地方审计

      机关隶属于地方政府,监督者和被监督

      者隶属于地方政府,具有浓厚的内部监

      督色彩。在实践中,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

      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而审计

      公告打破了中国官场上长期以来的“潜

      规则”。一旦政府反其道而行,改变了人

      们心目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就会造成一

      种轰动效果。

      三、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

      笔者认为应该从审计信息披露的理

      论基础、法律制度和具体应用三个层次

      上构建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

      1.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这一

      层次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审计公告为什么

      要披露的问题(why)。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受托责任理论、新公共管

      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

      (1)受托责任理论。根据宪法,我国

      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审计的真正委托人,

      国家审计要向人民负责,对人民报告工

相关文章: